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易经解道德经之四十二强梁者不得其死的逻辑
TUhjnbcbe - 2024/9/15 5:15:00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s://m.39.net/pf/a_4629682.html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德经讲得是大道,非是大道理。

因为道理,大道理被世俗化了。不是讲得这个道理。

但也可以用于俗世。这是两码事。

道德经是为明道而作。明道才能修道,为贤为圣。

本章的前两句,有两个要点。第一句明道生万物。万物由道而生。强调的是道。这是逻辑的起点。

第二句是讲道之和。和就是道了。

易传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这里所言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关于三生万物,世人多有不明,此处简要说说。

三生万物之三,相当于易经的四象。道理何在?

其实四象本质上是三象。

木火本一家,皆是阳。金水本一家,皆是阴。土居中宫相当于太极自为一家。所以四象也是三。

三生万物之三其实就是阳阴和太极。

这和我所言的河图的公理是一样的。

河图公理是这样说的,太极是圆融的,运转阴阳。太极中非阴即阳,二者比例之和恆为一。

这个河图公理就说了三个物太极阴和阳。

多说一句的是河图公理之所以是公理,在于是基本的大道。能解释每一个现象。只是在于人悟之耳。

和的道理,不仅道家讲。儒家也讲。只不过道家是以阴阳讲。儒家是以情性讲。易经也是以阴阳讲。

名不同,而实一样。

那么,为何都讲这个和呢?

和就是中和。相当于现在的正负数,相加为零。

阴阳相和本质上就是阳化阴而返于先天太极。太极就是极中和之象。也是纯阳之象。

易经崇阳抑阴的道理就在这里。就在于太极是纯阳。老子讲的无也是太极,也是纯阳。道家修真,就是返回这个纯阳体。

本章的三四两句就是讲得太极。孤寡不谷都是太极之性。孤寡都是言绝对的一,没有对。一就是太极。不谷乃言无。万物都在这个无里,所以正像深谷一样,永远不满。

由无到有就是益,但要知损。知损就是返本。返本就是知止。

由有到无就是损。但要明益。明益就是明德。道之德就是益。由道而益,是为德。

本章最难理解的是强梁者不得其死。很多人理解都是俗世大道理层面。皆在于不明道而已。不能会通。

易经里面有个大过卦,大过上兑下巽。初上为阴爻,中间四爻为阳爻。阳之过,故为大过。

我记得九三爻辞是栋桡凶。这句卦爻辞的意思就和这里的强梁者不得其死一样的意思。

梁强过栋,就是强梁。栋才是本。梁因栋而用。

大过卦是阳之过。强梁是梁之过。过则不和,不和则凶。

所以,最后两句其实还是强调中和的重要。或者说强调本的重要。就像万物所生是由道而来,万物不得脱于道一样。人也是一样,要懂得致中和之道。致中和之道就是返本,就是修道,就是知止。

这是这一章整个的逻辑。全章讲本的重要。和是返本的手段而已。返回那个大本就是中和了。

而教父不是电影中黑社会的老大。当然,引申义还是有老大的意思的。教父是说的原则。原则都是基本的,是指导行动的。行动不能脱离于原则。就像人行道不能离开道一样。

若是用俗世的大道理讲,就是人要有底线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物欲繁杂光怪陆离的世界中不被蒙骗,不迷失自己。

就好像很多人被公知的吹嘘蒙蔽一样,就在于没有良知和正义这个原则。

老子庄子道德经页全集正版道德经原著中华书局国学经典文化书籍淘宝¥19.9¥45购买
1
查看完整版本: 易经解道德经之四十二强梁者不得其死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