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大的完成似乎仍然存在缺口,用起来可以不断更新。大的丰盈似乎在流动一般,用起来不会穷尽。很直的路像是弯曲的,很善巧的像是笨拙的,很善辩的像是木讷的。躁动可以胜过寒冷,安静可以胜过烦热。清静可以守正地对待天下。
解读
在第四十五章,老子先是描述看似反常的现象。比如我们总是在追求成功,但任何事物成功之后,不可避免地就会走向衰败,所以符合于“道”的成功,是没有终点的,像是始终存在一个缺口,因此可以持续地完善。比如我们常会蓄积,如积德,积财,但如果是静止的,那么它们终会流失,所以符合于“道”的蓄积,是让它们流动起来,这样有进有出,才能源源不断,不会用尽。
还有,我们喜欢走直路,走捷径,但符合于“道”的路线,并非是笔直的,却像是弯曲的,这样弯曲的道路阻碍更小,更顺利。那些很善巧的人,似乎显得有些笨拙,没有复杂的东西。那些很善辩的人,似乎显得有些木讷,找不到他们的漏洞。
对于温度,两端的就是寒和热。在寒冷的时候,人不能静止,而是要通过躁动来抵御寒冷。在热的时候,人不能躁动,这样会更热,保持安静有助于缓解。“道”在作用万物运动,人所表现出来的一直像是躁动的样子,这时候就需要保持清静,才能够守正,不偏离本来的方向。回归清静,才能够顺应“道”。
感悟第四十五章,老子所讲的内容,关键的就是“道”,从“道”来看待一切。那要如何来感悟“道”呢?老子说的根本的方法,就是清静,清静可以感应“道”,顺应“道”。清静,有利于自身守正道,顺应天下的运动。但是,难点也在于不容易保持清静,人会有杂欲妄想,会躁动不安。对此,老子在第二十六章,说“静为躁君”,虽然躁动会干扰清静,但清静是能够克制躁动的。
所以,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清静法门,持续修习下来,应该是能够越容易地保持清静,这样也就不容易再陷入烦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