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
《文言传》是乾坤两卦专有的,乾卦文言比较长,从卦到爻,又从爻到卦,不厌其烦地讲了很多遍,为什么会这样呢?要知道古代可不像现在写个字那么容易。因为乾卦是最基本的,只有弄通了乾卦,才算入了《易经》的门,所以这才讲了又讲,生怕我们弄不明白,切莫辜负了老祖宗的一篇苦心,来看内容。
元者,善之长[zhǎng]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zhǎng]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这段是解释乾卦卦辞“元亨利贞”的,在前面的文章易经详解第3篇—乾卦卦辞已经分析过了,这里不重复,接着往下看。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而无闷,不见[xiàn]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这是一段问答体例,谁问谁答,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内容。学问学问,问答就是学问,学的人问,懂的人答,学问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龙德而隐者也。”“隐”是隐居、隐藏、就是在暗处。“潜龙”已经具备了龙德,但因为“勿用”,时机还没到,就必须潜渊,必须耐住寂寞隐藏起来,就像《说文解字》里解释的“秋分而潜渊”。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自保,因为这还不是你的时代,一方面是利用隐藏的这段时间发展壮大以图未来。“而”是能够的意思,有实力、也有这个能力。已经具备龙德的人,一般都会跃跃欲试,想表现。可是记住了,时机是所有规则之上的顶层规则,只要时机没到,一切都没有用,该隐还得隐。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隐士,有智慧、有才干,时机没到就是不能出山,否则就容易“出师未捷身先死”了。这就是“龙德而隐者”。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易”就是变易、不易、简易。“世”就是世俗的见解和看法。“不易乎世”,不因世俗的看法而改变,完全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一个人既然要隐,代表整个外在环境是比较差的,充满无力感。一般人定力不够、经不起诱惑,会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只有有“潜龙”德性的人,才能坚持信念。“不成乎名”,是说拒绝名的诱惑,名利最是诱惑人,利还好,名更难。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登基后,天下读书人都不服气,他用一部《永乐大典》就搞定了,有这个出名的机会,读书人都被他笼络起来修这部书了。一个人如果彻底斩断了名利的欲望,那么任何人对他都无从下手,潜龙就做到了。
“遁世无闷”,是彻底的隐居。“遁”是易经里的第三十三卦,卦象是天山遁,彻底遁离人间,是真正的隐者,并且心中一点也不气闷。“遁世”本来就不容易了,还要“无闷”,内心安定,这才是真功夫。
“不见[xiàn]是而无闷”,“见”是显现的意思。“不见是而无闷”是说不被世俗认可,一点都不觉得烦闷;骂他也好、夸他也好,对他造不成干扰,已经完全超脱了。这个《道德经》里也有讲,在第二十二章其中有一段:“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是同一个意思。
“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这段读起来很爽,“乐则行之,忧则违之”,高兴就干,不高兴就不干,自得其乐,自行其是,达到了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没有任何外在的东西能够动摇他,这就是潜龙。“确”,是非常明确,没有虚伪做作,不是做样子,是心如磐石。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龙德而正中者也”。出现了两个关键字,正和中。止于一为正,易有太极,这个太极就是一,万物都是由一衍化而来,道德经里也说抱元守一,一是本源,守住本源就叫正。“中”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讲九二爻的位置,在下卦中间,二爻多誉,在第二爻的位置多半是比较好的。第二个意思《中庸》里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把情绪都隐藏起来,或者说,已经没有情绪了,脱离了情绪管理的范围,就叫中。
九二爻,夹在下卦中间,这就需要上下经营,广结人脉,同时需要修身修德,首先就是“庸言之信”,庸是用的意思,是讲在说话的时候要注意诚信原则,不能空口说白话,讲出去的东西都得兑现;还有一个意思,跟言字有关,言语两个字我们现在通常是连在一起说的,语是口语交流,言更正式,是立言,著文章,所以“庸言之信”也有不要乱著文章的意思,一旦写下来的东西,得对内容负责,这是很严重的。纪晓岚就说过这么一句话:“世间的道理和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在如再著述,仍超不过古人的范围,又何必再多著述。”我们在这分析《易经》也是,这不是新东西,只是想努力恢复它本来的面貌而已。
“庸行之谨”,是说行为上得谨慎。“闲邪存其诚”,闲,是门里面一个木,这是门栓,门栓是用来锁门的,门一锁上就有里面和外面的区别,就有门槛了。九二爻要发展壮大,得吸引人才,但要有门槛,不是什么都能吸引过来的,对于那些心存邪恶、动机不纯的人,就用这个门槛把他挡在外面,这样才能将志同道合,心诚意正的人留在门内,去伪存真。“善世而不伐”,伐字是一个人手上拿着戈矛的象,这是争斗,用兵打仗的象。不伐就是沉寂、默默的。"善世",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低调不彰显,这就是“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博是博大,不搞小团体,广施德。化是过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化,大家没有明显的感觉到什么,慢慢的九二就用自己的君德润化了世人。最后总结说“君德也”,这个才是君德。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君子进德修业”,《易经》是德业并重的,德是内在修为,业是创造的功业。进德,德性的提升没有止境,永远都可以不断地往内修。功业有些不太一样,是需要不断修正的,所以叫修业。这就好比是说,小时候老师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有说当科学家的,有说当医生的,有说当作家的,到今天我们还记得当初的理想吗?很多都走的不是那条路了,这就是修业。再有,当我们确定人生的事业目标了,在实现的过程中,也是需要不断修正和调整的,这很合理,外在环境在变,你不变,就被淘汰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怎么变,初心不改,这样才能够闯出自己的路来。“忠信,所以进德也”,这是讲进德的方法,就两个字,忠和信。尽心之谓忠,强调的是尽心尽力,信侧重的是言行一致并且符合正道。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句谈的是社会教化的原则。九三爻到了下卦的顶峰,他一路都是照正道走来的,已经积累了很多社会经验。虽然是终日乾乾谨言慎行,也总要行、总要言的吧。但是九三在这么高的位置上,一言一行影响着很多人。“修辞立其诚”是讲你在说话的时候要非常真诚,怎么才叫真诚呢?言行一致,只有言行一致才能立得住,才叫诚。“所以居业也”,才能真正成就、完成教化社会的功业。
“知至至之,可与几也”,九三是有目标的,就是走到上卦“止于至善”的目标,知道要去哪,才能到那里,这就叫“知至至之”。“可与几也”,“几”是由点及面的见微知著,看到一个点,就能够想到后面的发展趋势。“与”,是说完全跟事理的变化合拍。“几”是时机,看准了,时机到了,该做就做,对了就可以改变历史,这就叫“至”。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老子《道德经》里讲的“功成、名遂、身退”正合这里的“知终终之”,知道哪里是终点,才可以得到善终。该退休了,还霸着位置不放,那不是碍人眼吗;正确的做法是像范蠡、张良那样,时机到了,立即下台,没有一点犹豫,还留了一个非常好的印象在那里。没有损失任何东西,原来有的,都存下来了。这个就叫做“可与存义”。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知终”的“知”很难,如果真懂了这个道理就会“居上位而不骄”,虽然坐在最高的位置,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就跟上山下山一样。在山上的别瞧不起在山下的。在山下的,也不用羡慕山上的,因为你只要往上爬,总能爬上去,这就是“在下位而不忧”。
“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乾乾”就是健上加健,但要注意与时俱进,对外在的形势变化保持高度警戒,并且随时提醒自己在什么地方还要加把劲,什么地方还很脆弱。“厉”是危险的意思,“虽危而无咎矣”,是说三爻处在剧烈竞争的环境,充满了动荡、危险和挑战,但结果是“无咎”的。因为整个过程已经全力以赴,而且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了解得清清楚楚,所以不会有事。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四是“或跃在渊”,要么飞上去要么掉下来。“或跃在渊”的或字,是说一个人站在门中间,一只脚在里面一只脚在外面,进出都可以。这是正常的心理犹豫活动,不是邪念,孔子就直接指出来了“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还有一点,“非为邪也”也是告诫九四无论飞不飞得上去,都不要有邪念,包括动机和实际行为表现,都不可以“为邪”。“进退无恒,非离群也。”,“无恒”就是无常,进退无常,做好准备,要上就上,要下就下;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都不脱离群众。“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进德修业是正道,九四爻往上跃也是正道,欲得其时,连老天都会支持你,所以无咎。这段讲得很明白了,做事最最重要的是时机这个维度。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二爻和五爻相应,二爻现龙在田,五爻飞龙在天,一个在野一个在朝,相互之间建立共识与合作,它们理念接近,相互需要,彼此依存。这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就好像“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一样。
“水流湿”是说,水流过的地方一定是潮湿的,潮湿的地方就有水。“火就燥”是说,干燥就容易起火,而火烧起来又会更加干燥。“云从龙”,我们印象里所有龙的画面,都是随着云一起出现的,从是主从的意思,云衬托了龙。“风从虎”,老虎出现的时候,先来一阵狂风大作,虎虎生风,武松打虎里也是这么描述的。这些都是自然界的现象,是同时出现的,它们也是相呼应的关系。
“圣人作而万物睹”,是说领袖人物的表现大家都看得到,结合上面的表达,意思就很明白了。如果你是有德之君,领导下的一定是良善之民;如果你是无德之君,治理下的一定是大恶之人,什么样的因种什么样的果。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字面的意思是:依存于天的亲近于上,依存于地的亲近于下,这两句也是承接前面的,说明圣人兴起、治世清明,万物各从其类。各从其类,揭示的是一个世间法则:人或者事物都是按照优劣和不同的种类来划分的。很残酷,可事实就是这样。这段是在反复讲九五爻与九二爻相互呼应的原理,进而揭示出了“万物各从其类”这个原则。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
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这一爻是退休的大佬,位置还是很高贵的,可是你再高贵,也已经不在位置上了,没有了底层民众的依托和支持。有“飞龙”在位,“亢龙”就得避嫌。可见“位”很重要,退休、离职之后,少了“位”的保护,不论过去有多尊贵,现在也没有什么实权了。“贤人在下位而无辅”,上九过去在组织里长期奋斗,门生故旧一定很多,可是他们现在要为新的“飞龙”服务,上九能不能叫得动他们,就很成问题。“是以动而有悔也”,在“亢龙”的时候,一定要了解,现在已经不是飞龙了,在位与不在位、在职与不在职,天差地远。人生就是这样,也没什么不对,各自归位才能井然有序,否则不乱套了么。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在没有执政资源的情况下,还做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不要轻举妄动。一动,一定有悔。
以上是乾文言对各爻的第一遍解读,后面还有,接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