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二十二章有载: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这是老子根据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原理所提出的变通的方法论,意思是:委曲才能保全,屈就才能伸展,低洼才能盈满,破旧才能生新,大取才能多得,贪多便舍迷惑。
依老子所,现有之势继续发展下去,很可能因遇到强硬阻碍而进退两难,将自己逼入绝境;如果事先就收敛势头,撤回一步,顺势转化,那么,我们的眼前将豁然开朗。
我们做人当能屈能伸,因容观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在变通中做到自己想做到的事,在伸曲中做自己想做的那一类人。
依道家之观点,人生瞬息万变,其变化之势本来就是无形无常的,因此,人生之路虽然的确是不断向前延伸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做人就只能一直向前看,一路向前走。我们应该能走便走,直到形势发展到已经无法向前再走一步后,再退回来。
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为人谦厚。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家乡的信,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封求救加诉苦信,事情源自一次纠纷。
张英老家在安徽桐城,张家祖宅与隔壁邻居吴家之间有一块空地,张家人便决定把围墙修过去,将空地划括在内。但是,张家此举招致了吴家的不满,他们也准备在这里修围墙,双方遂争执起来。
两家几番商议无果,事情便僵持了下来。见此情况,张家人赶紧给在京城当大官的张英寄了一封信,希望他能以当朝尚书的名义出面干预,让吴家知难而退。
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张英并没有火冒三丈,更没有以权压人,他只是给家人写了一封回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之后,派人即刻送回了老家。
张家人一见这么快就有了回信,料想张英一定准备以强硬姿态摆平此事,不料打开信一看,竟然是一首劝诚的打油诗,顿时失了兴致。尽管心有不甘,但他们还是照着做了,拆墙退让了三尺。
吴家见此情况,大为触动,竟然也紧眼着拆墙退让了三尺。就这样,问题解决了,事态平息了,而由于两家各自让出了三尺,两家之间遂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小巷子,得名“六尺巷”,直到今天,桐城还保留着这条长约百米,宽约两米的“六尺卷”。
张英的选择非常明智,他不过退了一步,纠纷不但立时化解,而且还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美好结局。如果他按照家人的意思,坚持不退让,以权压人强力反击国去,那么对方恐怕也会殊死一搏,届时一定会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正所谓进一步天崩地裂,退一步海阔天空,中国人一向重视人与人之间心意的交汇,后退一步,能够明显地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让彼此双方摒弃成见,将心比心,最终实现和谐相处。
退一步除了能够体现出人文关怀,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便是使我们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从而让我们在抵抗外部压力时能够更加理直气壮,处理问题更加游刃有余。
公元前年,晋献公之子,即公子重耳在久经颠沛流离之后,回到了阔别19年的故土,继位为晋文公,并开始着手进行改革。很快,晋国实力得到迅速提升,晋文公见时机成熟,便决心确立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可是,此举遭到了楚国国君的反对,双方遂爆发了一场大战。大战之前,双方对阵,楚军一到,晋文公便下令全军后撤。晋军士兵十分不解,纷纷觉得这就是在认输,不满之心遂起。
对此,晋国大臣狐偃向众将官解释道:“这次后撤实属有因,当年,主公曾经流落到楚国,接受过楚王的帮助,今日对战,我们先退一步,便是报答楚国的恩惠。”
就这样,晋军一路后撤90里,而后在城濮驻扎。楚军统帅见仗还未开打,晋军就已经忙着溃逃了,非常高兴,遂下令迫击,而且还写了一封措辞极其傲慢的战书。
晋文公一看事已至此,只能应战了。这一战,楚军丢盔卸甲,大败而回;晋军则得到了楚军遗弃的大批物资,光是粮食就吃了整整三天。
对晋文公而言,为确立霸主地位而进行的晋楚之战原本是一场无所谓道义而言的争霸战,但是,晋文公主动自退一步,就等于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实际上就保证了自己是站在了战争正义的一方。如此一来,战争的优势就会向晋国方面转移,胜利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了。
可见,后退一步除了能够体现出极高的做人境界,还会给人们带来实际的便利,因此,我们做人实在无需强求一定要步步向前,以致将自己和他人逼入绝境,有时候退一步,眼前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