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体
TUhjnbcbe - 2024/10/3 18:59:00

大家好,这里是悦读国学。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内容是,老子道德经的第16章

先来看一下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悦读国学译文

把心灵放空到极致

让心灵安住在虚静之中

我通过万物生长,来观察他们循环往复的规律

天下万物纷纷扰扰,都向着他们的初始状态发展变化,这样反复循环

回归初始状态就是回归于虚静

回归于虚静就是回归生命本源

回归生命本源是万物必须遵守的天道法则。

懂得天道法则就是明智的,

不懂得天道法则,轻举妄为,就会带来灾祸。

遵循天道就可以做到宽容,宽容就可以大公无私

大公无私就可以成为领袖

遵循天道成为了领袖,这是上天的意志

所谓上天的意志就是大道

合乎大道才就可以长久

一辈子都没有危险。

作者的话

没有不变的永远,只有曾经的片段,三千大千世界,亦真亦幻

宇宙虽然浩瀚,其实并没有时间和空间

存在的,也许只是一个接一个念头的更迭

如果说古往今来,你我他,都是一部戏里的龙套

这部戏根本没有主角

繁华落尽,每个人都要匆匆退场,一切都是暂时的

快乐是暂时的,同样,痛苦也不会一直持续

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那还有什么可以得呢——放空一切放开一切

你压根没有得到什么的想法,你也就得到了——得到真如自性,得到元神觉醒

正如清静经所云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三者既无,惟见于空。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心死,神活。

心死神活

心死,不是死心,而是无我,无他,无为。

人心去,道心生。妄心消除,自性显现。

简言之,就是不动心。

需要安静的时候就清静无为,

需要行动的时候则为而不争。

悟道,也可以说是开悟,通过悟道进一步实修而证道的人,可以获得天道能量的加持,可以让沉睡的先天智慧觉醒,可以具备超乎常人的洞悉事物真相的能力,悟道的人,平静,祥和,勇敢,宽容,收敛,而充满力量。

那么怎样才可以悟道呢?

说难那是势必登天,说简单,也真是不复杂。

在本章,老子给出了悟道证道的方法——致虚极,守静笃。

做到这六个字,就可以悟道。

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极:虚:空,使.....空,就是说,让心灵放空,空到什么程度——极致

只要还有一点牵挂,有一点执着,有一点念想,都不是极致,眼耳鼻舌身意,所有感官都要停止活动,停止辨别,停止思考,停止对外界做出反应,心里,意识里,只要出现一个念头,就马上让它停止,直到一念不生。

守静笃:笃,意思是坚定,怎样才算坚定?不动摇,不改变,如一,这叫笃。守静笃,就是守住虚静

致虚极,则无所住,守静笃,而生其心,也就是自性觉醒。

唐玄宗说:道者,虚极妙本之强名也。可以说一语中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