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道可道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皦。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道藏于名,名与道一体。名同道同,名异道异。旧名有旧道,旧道推动旧名变化为新名,新道随新名而生。名与道是相依相存,相生相长的关系,故而天地之间,随着变化的不停发生,新名在不停增加,名没有定数;新道在不停增加,道没有定数。
旧道可生新道,旧名可生新名,故言“道可道,名可名”。
名无定数,道无定数,故曰“非恒”。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站在历史的角度看世间万物的发展演变。总是由根生果,然后以果为根,果上又能生果。同时一个根可能有多个变化方向,或者说一个根可能生出不同的果。所以万物的衍变就像是树枝分叉一样。“无”为最开始起点,生出“初有”,初有为根,会分叉生出多个不同的果,果上再分叉生出多个不同的果,如此层层递进,演化出万物,其形如树。故而“无”可称为“万物之始”,“初有”可称为“万物之母”,故言“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皦。”
在这个由无数根果相连构成的树形结构上,以某个名为基准点,向上观,就如同把它当成根,看它变化出什么果,同一个名可能有多条不同的变化方向,所以同一名可以生出不同的果,观察这些变化,就叫做观其皦。
向下观,就如同把它当成果,向下观就能看到其根和推动它变化出来的道。知其由何来,谓之知根,知其怎么由前名变化为后名,可谓知其道,知根知道谓之知其变化,是谓观其妙。
所以说常无常有,指的就是在这个万物衍变的根果树上向上看,向下看。向上看,知其能生何物,向下看,知其由何物所生。二者俱是观变化,方向不同罢了。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与“有”与“无”是果与根与根下之根的关系。
根下之根生根,而后根生果。故而根与果为异名,而根与果同出于根下之根,因此根下之根即为玄。根下之根,其下还有根,如此不停的向下追索根,这就叫“玄之又玄”。一直到达万物衍变的最初的那个根,它孕育了世间一切变化,故称众妙之门,
“此二者”代指的不是“有无”,而是“常无”“常有”,故而“此二者”说的是广义的根与果,而非“有与无”。
常无是向下看,朝着根的方向看,老子称之为“欲观其妙”,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是向下去看,寻根下之根,朝着根的方向不停探索,直到最初的那个根。所以一个是“观其妙”一个是“众妙之门”,两个“妙”能够相互呼应,老子并不是随嘴胡说。
参考:道德经与树形哲学之论名道德经与树形哲学之论道道德经与树形哲学之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道德经与树形哲学之说“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与树形哲学之说“常无常有”道德经与树形哲学之说“名名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