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眼睛看,却看不见,叫做夷。用耳朵听,却听不到,叫做希。用手抓挠,却抓不到,叫做微。这三个东西无法在去进一步的追究了,所以把这三个东西混成为一个东西。
往上看,上面并不明亮。往下看,下面并不暗昧,渺茫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要重新回到无物的状态下才能认识到道,这就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还没有形成物的时候的象,这就叫做惚恍。从前面看,看不到头,从后面看,看不到尾。要用上古传下来的道来把握今时的有形万物,能知道上古的最初始,这就是把握了道统。
视之不见名曰夷
夷,弓和矢组成,意思是一支箭射出去,一个意思是射出去,射的很远,看不见,很深远的特点。另一个意思是直,笔直向前,或平坦笔直。如道德经中,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听之不闻名曰希
用耳朵听,是听不到的。希,有种好像是心里的,记忆中的,仿佛能听到,实际上有听不到的。如道德经中的,大音希声,这个希,是音的意思。希,是有种感受,无形的感受,不是大脑之中的声,如俗话说的,听话听音。一种无形的内涵感受。
博之不得名曰微
搏,指的是用手抓挠,但是触摸不到。意思是很小很小无法用身体去触摸,只有用心感受。
以上的,眼看,耳朵听,身体四肢的触摸,三种方式,或说是,视觉,听觉,触觉,用这三种方式都是无法认识的那种物的。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这三者,就是,希,夷,微。已经对那物描述的到了极致,已经无法在往下深究了,也就是到了思维表达的极致,用语言表达到了极致。而这三者有是不可分离,是一个东西的特征,是一个整体的意思,无法分开,或尚未分离。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
往上看,也不明亮。往下看,也不暗昧。也就是没有上,也没有下。从天地之间,有形的物体,阳光照耀下,上面明亮,小面暗昧。所以不是这种天地之间的有形物体,不能用明亮,暗昧来形容它。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绳,通冥,意思是幽微深远,难以测度,也无法命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无法用任何有形物质的名来给它命名。如道德经中,道隐无名。所以,要重新回到无物的状态下,才能认识到道。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是谓,是就叫做。无状之状,状,就是描述某个东西的样子,这个样子,是有形的。但无状,这个状,无法形容它的样子,是没有样子的样子。并且,无物之像,这个时候,也没有生命所孕育出来,还没有物,只有像,也就是一种未来的趋势,动态所感受的东西,只能用感觉,化为形而下的一种像,在心之中。如音,不是耳朵能听到的声。
是谓惚恍
还没有形象的物,没有物的象。混沌的状态,有微小其微的光亮。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对着它的前面看,也看不到它的前面。跟着它的后面看,也看不到它的后面。也是没有前后的意思。这句话和其上不皎,其下不昧。是一个意思。是我们在空间感受没有上下前后之说。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要是能把握住上古传下来的大道,才能驾驶当今现在的有,适应现在的世界。今之有,就是当今的所有人事物的集合整体。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能够知道上古传下来,最初始的时候,这也就是把握了道统。道纪,就是道统。一根线,必然有头,抓住头才能把握后面的丝。那么能知道古时候的最初始的,就能把散丝统一,这就是道统。大道传统,经历了几千年几万年,流传到现在,也许有很多分支,从分支上,就很难把握万物,所以要返回上古,找到源头,也就是道纪,并推陈出新,才能把握当今的万物。
综述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其上不皎,其下不昧。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混而为一,整合描述的是道,一种自然规律,这种自然规律及其抽象,只有内心的感受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