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道德经一个人,想要明心见性,悟到天机,就
TUhjnbcbe - 2024/10/21 17:19:00

老子是文化历史上公认的,得道之人。

得道之人,境界至上,仿佛和普通老百姓之间,相隔遥远。这是一种想象,并不是真相。

得道之人和凡人,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中间只隔着一个自我。

得道之人,是去掉自我的凡人。

凡人,是被自我屏蔽的未得道之人。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为大家揭示,自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得道人和凡人之间,只隔着一个自我。

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老子说的这个经验,我们可以亲自体会。当你踮起脚的时候,就无法站立。当你做跨越的动作时,就无法行走。

二者不可能同时存在。

就像一个硬币抛起,落在地面,要么正面朝上,要么背面朝上,只能有一面。不可能正面和背面同时朝上。这是不可能的。

明白这个规律,就能理解老子接下说的话: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一个人自见,就不明;自是,就不彰;自伐,就无功;自矜,就不长。

这些都是规律。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都是自我的外在表现。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自我这些表现,从道的角度看,是多余的,累赘的,有道的人都不处。有道的人去之。

一个人,想要明心见性,悟到天机,就要去掉自我之见。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类,在婴儿阶段,都不聪明。为什么?

因为,婴儿的心智尚未发育。

婴儿的阶段,虽然没有心智,但是却有明。能和宇宙的本源直接连接。道家说,得道的人,是返璞归真,就是要去除心机和机巧。

聪明,是心智的产物。

聪明,不等同于智慧。

智慧,是明心见性后的本觉。每一个人,天生都拥有智慧,为明,只是后天心智的蒙蔽,所以不明。

老子说,“自见者不明”。

一个人,如果总是带着自我成见,那么他就无明。因为“自我之见”,如一叶障目,看不到这个世界的无限可能。

放下自我之见,才能明心见性,自然悟到天机。天地人三才,本是相通,人心得正,为道心,道心有偏,为人心。

无论是儒家,为人处世;还是道家,修身养性;以及佛家,渡人渡己;都首先要强调“正心”。所谓光明正大。

人心正,为根基正,才能有建树;

人心偏,为根基斜,迟早会倒塌。

旁门左道小聪明,人间正道是沧桑。

真正厉害的人,能放下自我,眼看八方,看到无限的可能。

老子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真正厉害的人,能放下自我。

不自见,不自是,不自夸,不自伐,不自矜,能做到这5点,则能眼看八方,耳听六路,看到无限的可能,发掘更多的机遇。

普通人,先从打开视野,聆听不同意见开始。

自我之见,是局限的。只有多读书,打开视野,多向优秀的人学习,聆听不同的意见。

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才能和大世界融合,发现一切皆有可能。

每天解读一篇经典,喜欢的朋友,可以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德经一个人,想要明心见性,悟到天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