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讲解共八十一章
TUhjnbcbe - 2024/10/31 17:15:00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统治者治理天下如果遵循“道”的规律,就可以做到政治清明,民间太平安定,就能把运载战争物质的战马还给农夫去耕种。如果治理天下不合乎道,政治不清明,祸乱四起,就连怀孕的母马也要上战场。

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放纵欲望,最大的灾祸莫过于不知满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所以,知道欲望有度,不贪得无厌,才能保持恒久的满足。

解析:

本章说明贪婪不知足的危害,也是心理课,教人达到知足常乐,重在养生。

第一段,战马就如同今天的战车一样,在古代发挥的作用主要用来装备骑兵,而骑兵的作战能力是超出步兵的,国家为了装备骑兵会建设养马场。但在和平年代,战马不需要上战场,就没有多大用处了,而草料的花费很大,国家减少养马的数量。这样民间的马匹农民用来运输农家肥料了。不需要千里奔袭、不需要显示它超出其他牲畜的作用,这时它的作用和普通的牛、驴是没有区别的。出现这种场景是因为统治者实行仁道、遵循了“道”的规律来治理天下,不需要四处征伐来稳定政局,马匹就没有特定的战争功能了。所以老子有了“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的论述,以说明统治者长期的好政策最适合民众提高生活。

而要开始战争之前,需要大批量来养军马、扩充军马的数量,同时征收民间的马匹。我们会在历史书中看到长期和平之后要开始战争,军队缺少马匹时会在民间征收以充为军用。因为长期的和平军队的养马数量减少,不足以装备规模化的骑兵了,这时就进行战马的大量征收,所以“戎马生于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统治者的无道形成的,统治者不遵循“道”的规律,不断变换着方式从百姓征收粮食和布匹以充实自己的“锦衣玉食”的生活,百姓苦不堪言,国家弱了,就会被侵略,发生战争。出现“师之所至、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荒年”的场景。农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差,为了生存出现大量逃难的流民,土地的产出更加减少,这就是“天下无道”。

老子以马匹的使用来说明统治者的有道与无道,那出现这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统治者的心理和做法方面进行了如下的阐述:

第二段,最大的罪恶是对自己的放纵,我们从电视剧中可以看到,出现荒年的前提是很多的王公贵族过着及其富足的生活,整天的歌舞升平、妻妾成群,出门就会抢夺民间漂亮的女子以充实后房、百姓躲之不及。普通百姓看到成群结队的王公公子经过必须躲避,防止堵了他们经过的街道而被惩罚。这种耀武扬威的现象出现是因为统治者对自己的放纵、不克制自己的欲望、肆意而为造成的。

出现这种现象对统治者来说只是达到了一时的快乐,但因为他们失道的做法失去了统治者的基础,他们的统治就会出现动摇,对他们来说灾祸就快要出现了。而其根源是自己不控制自己的需求,不知道满足,互相之间比较谁更加奢靡、谁的妻妾漂亮、谁的妻妾多,谁的土地大,无限地对自己的放纵,将给自己埋下了祸根,他们的好日子就是快到头的征兆。

老子希望统治者明白这样无节制的生活实际上是一种罪过,是内心贪得无厌的想法所引起的。内心的贪得无厌,就希望自己得到的比别人多、自己奢靡的程度要比别人高,相互之间在内心做攀比,而越是攀比就会越贪得无厌,越形成内心的不满足。而这种不满足将使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远离百姓。统治者远离百姓,就不知道百姓生活的苦,这时就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那么统治着应该怎么去做合适?怎么样才能使自己比普通百姓富足的生活长期维持下去呢?主要从心理上做好自己的修为,才会表现出良好的行动。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去比较自己得到的不是最多的,内心要有满足感。反而要想到自己得到的已经很多了,自己的生活已经很富足了、已经超出普通百姓很多了,自己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不要贪得无厌、不要去追求放纵自己的生活。

这是一个统治者应该做好的,也只有做好这些了,才能使自己的统治制度遵循“道”的规律,百姓的生活安定、没有战争,就不需要为战争花费太多的财物,天下太平。而天下太平了,统治者的统治就会更加长久地持续下去。有了统治权,则自己的生活也就相对地好了,这种生活也能长期的持续下去了。这也是老子对统治者的一堂心理教育课。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讲解共八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