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是一本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书,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仔细研读《道德经》,解读《道德经》,破解我们人生的“密码”。
(一)在我们的少年时代,解读《道德经》。
我们从出生开始,到小学,中学,大学;从进入学校开始,到本科,硕士,博士。在这个时间段里面,我们主要是在进行学习。掌握我们一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我们一辈子的“技能”。《道德经》告诉我们该如何学习知识,《道德经》告诉我们该如何掌握技能。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越是复杂的问题,越要从最简单处做起。越是困难的问题,越要从最容易的地方入手。比如说,学生们在学习“科学定理”,要做很多的“例题”,这些例题一定要从最简单的“例题”开始做起,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做到最困难的“例题”。这个实际上面是一个梯度训练的问题,给自己智力上面一个过程,也给自己心里上面一个过程。在做简单的“例题”的时候,我们对“定理和定义”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继续做困难的“例题”时,梳理题目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提高。不断地“归纳”,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梳理”,不断地“升华”,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才能真正掌握“技能”。
越是复杂的问题,越要从最简单处入手。把一个“复杂问题”,逐步分解成为若干个简单问题。比如说把一个复杂的“几何问题”,一个包含椭圆,三角,矩形的几何问题,逐步分解为一个一个简单的“几何问题”,椭圆问题具体解决椭圆问题,三角问题具体解决三角问题,矩形问题具体解决矩形问题。把问题变成一个个“分解包”,把一个个“分解包”加以解决,然后汇总到一块,自然整个复杂问题“得以解决”。做事情也是一样的,关键是要学会“分解”。
《道德经》告诉我们,学习顺利的时候,不要骄傲;《老子》也告诉我们,学习不顺利的时候,不要灰心,要懂得“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理,要懂得“循环往复”的方法,具体表现在于:
(1)从特殊到一般,在从一般到特殊。“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当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本质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到其特殊的本质”。学生做“例题”,实际上就是一个研究特殊事物的过程,找到了特殊事物的本质;然后逐步“升华”到“定理和定义”,这个就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继续是用“定理和定义”去指导和解决其他的“例题”,这个实际上面是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去解决“新的例题”。学生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每一次“循环往复”,学生对定理和定义的理解都会上一个台阶。
(2)从理论到实践,在从实践到理论。这个过程更加关键,比如说物理系的学生做很多“物理实验”,从大量的物理实验中去理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物理学的定理”,然后去用这些定义和定理解决“新的物理学问题”。这个没有一定量的实验是不可以完成的。
比如说,计算机系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首先肯定是要去理解很多“计算机的原理”,但仅仅是理论层面的学习是不够的,还要去“做大量的计算机实验”,这个就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很多原理靠“读书”是不能完全理解的,“纸上得来终觉浅”,靠理论到理论是不足够的。只有通过实验才可以去真正理解这些“计算机的原理”,真正理解了以后去“解决新的计算机问题”。从实践发展了理论,从实践充实了理论,从实践理解了理论,从实践拓宽了理论。
通过循环往复,通过“循序渐进”,通过由浅入深,我们逐步掌握了知识,我们逐步形成了技能,我们“大学毕业”了。
(二)在我们的青年时代,解读《道德经》。
毕业了,我们进入了一个行业,我们找到了一个“单位”,我们有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在这个很长的时间段里面,我们主要是在工作。那么怎么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呢?《道德经》告诉我们要“注意积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最缺乏的是“行业的经验”,“行业的资源”,“行业的人脉”。比如说搞销售的销售人员,缺乏“客户资源”,这个就需要一点点去积累自己的“客户资源”,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逐步建立自己的“客户群”;比如说搞工程的工程师,缺乏“工程经验”,这个需要一个工程一个工程的积累,正面的经验是工程经验,反面的经验也是工程经验,一点点“累积”自己的实力;比如说搞“法律”的“律师”,缺乏“从业经验”,这个需要一个案例一个案例去积累,很多人都经历过“一个字一个字扣合同”的过程。总结起来一句话:聪明源于勤奋,成功在于积累!
《道德经》还告诉我们,要牢牢抓住一根“人生的主线”。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任何一个人如果想成就“一番事业”,关键是要抓住一根“人生主线”,完成“人生的大尺度积累”。比如说,科学家要想出成果,要沿着一个“科研方向”,经年累月地研究下去,厚积而薄发,积累到一个程度以后自然会“出成果”。比如说,艺术家要想出“大作品”,要沿着一个“艺术门类”,经年累月地“艺术”下去,艺术的“灵感”在积累到一个阶段时期自然会“迸发”。没有什么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任何事情都是要“专注”,完成人生的大尺度积累以后才会“升华”。百度的“李彦宏”之所以会成功,因为李彦宏懂得专注。
(三)在我们的逆境中,解读《道德经》。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一直“艳阳高照”,一个人遇到不顺利的时候比遇到顺利的时候要多的多,这个很正常。“邓小平”有“三起三落”,秦琼卖过“黄骠马”。
《道德经》告诉我们:曲则直,洼则盈。曲线可以救国!迂回方能做事!
做事情遇到问题,千万不要“蛮干”,要懂得“曲线救国”,要懂得“迂回做事”,要懂得“避实击虚”。比如说,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解放中国的过程中,先开始的力量不如“国名党”,这个时候如果硬拼,肯定不行。毛泽东深深懂得“迂回”的道理,打不起“阵地战”打“游击战”,正面突破不行立即从“侧面突破”,终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比如说,第二次世界大战里面的“苏德战争”。斯大林元帅当实力不足时,主动用“空间换取时间”,一步一步把德国纳粹引入莫斯科城下。苏联有两位将军,一位是一月的“寒冷”,一位是二月的“泥泞”。终于,严寒和泥泞把德国纳粹的“战车”冻住,德国坦克在莫斯科城下困住。然后苏联红军大反攻,“用时间换取空间”,一直打到德国的心脏“柏林”。这个过程中,斯大林的战略思维就是典型的“先后退,再前进”,是典型的“迂回做事”。
(四)在我们的“退休时代”,解读《道德经》。
当我们离开“工作岗位”,逐步走向“退休”。这个时候《道德经》告诉我们“宁静致远”,告诉我们“少私寡欲”。
赋闲在家的时光,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间。有钱也有闲,总结自己的人生,沉淀自己的记忆,回忆自己的时光。
宁静了才可以致远,沉淀了才可以“升华”。没有经历过“入世”的苦,不会理解“出世”的甜。没有经历过“红尘世界”的苦难,不会理解“清凉世界”的美好。看透了才可以放下,放下了才可以“自在”。
一个人心中的世界早晚会变成眼前的世界;一个人内心的路早晚会变成脚下的路;一个人周围的人是这个人的人格碎片的映射;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自己早晚一天会变成“现实的自己”。
道《道德经》道德经书法欣赏《道德经》这本书需要用一生去解读,《道德经》也解读了我们的一生。马云说过“我想说的话都在《道德经》中”。如果我们的一生只读一本书,这本书一定是《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