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道德经第八十章,如何理解老子的小国
TUhjnbcbe - 2024/12/15 17:49:00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十章中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一章的意思是,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多用;使人民珍惜生命,不用作长距离的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乘坐它;虽然有铠甲兵器,却没有必要去布阵打仗。使人民恢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生活的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也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互不往来。

“小国寡民”是老子思想中的理想国度,在这个国度里,人们安居乐业,永享太平,没有战争,人与人是和睦的,国与国是和平的。可以说,这确实是人们心中期盼向往的,不仅是现在,在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如此。

在这个理想的国度里,老子为何要强调“小国寡民”?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统治者都想使自己强大,要达到这一目的,发动战争,攻城掠地,扩大疆土,这是一种捷径,但天下因此而不太平,百姓因此而深受其苦。因此,老子提出了“小国寡民”这一思想,该思想的目的是老子希望统治者能清心寡欲,不贪近功,不求大,在国小民少的情况下,励精图治,使国泰民安,国富民强,人民安居乐业。如此,无为而治,国由小渐大,民由少而多。

所以,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并不是消极的,不思进取的。而是,立足于实际,因地制宜,谋求方法,积极进取的。这一思想也是无欲无为,顺应自然的体现。这一思想在追求物质高速发展的今天,也是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德经第八十章,如何理解老子的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