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上古的有道之人,大都是参与治世,而中古之后的有道者,则往往都是遁隐绝迹。
那么,同为有道之人,上古与中古时期为什么会截然不同呢?
其实这个问题,葛洪已经在《抱朴子》中解释得很清楚,我们继续看原文,即:
“或问曰:昔赤松子王乔琴高老氏彭祖务成郁华皆真人,悉仕於世,不便遐遁,而中世以来,为道之士,莫不飘然绝迹幽隐,何也?抱朴子答曰:曩古纯朴,巧伪未萌,其信道者,则勤而学之,其不信者,则嘿然而已。谤毁之言,不吐乎口,中伤之心,不存乎胸也。是以真人徐徐於民间……故止山林耳。不谓人之在上品者,初学道当止於三军都市之中而得也,然则黄老可以至今不去也”
古之圣人图在这段话中,有人向葛洪请教:上古时代的赤松子、王子乔、琴高、老氏、彭祖、务成子、郁华子等这些有道之真人,几乎都曾在世上做过官,而不会直接循世,然而中世以来的得道之士,却没有不遁世绝迹的,这是为什么呢?
于是葛洪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大都质朴纯正,各种巧诈邪伪并未萌生,故而那些信奉道术的人,只要用心修行,便可得道,而那些不信奉道术的人,亦只是默不作声——谤毁别人的言论,不会从口进而说出;中伤别人的心思,不会在胸中存在。
正因为如此,那些有道之人(神仙或真人),才会在民间度日,不会急急去升仙远飞。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