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道德经隐藏千年的智慧
TUhjnbcbe - 2024/12/18 17:48:00
《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第一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古籍《道德经》,又名《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由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著,传世已有两千余年,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目前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国学著作之一。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西出函谷关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同时老子的《道德经》也构造了中华文明的核心三观: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

《道德经》的核心三观

宇宙观:是道生天地万物,而不是神佛,上帝,人的精神意识能够开天辟地。

人生观:是现实的,积极入世的,为国为民,为百姓为弱者,利而不害,为而不争。而不是,消极避世,无所作为。

价值观:是知足常足,被褐怀玉,至誉无誉,弱胜强,柔克刚,死而不亡。而不是争名逐利,贪得无厌,长生不老,得道升天。

《道德经》传播的核心思想也促使华夏文明能够尽快的早熟。所谓早熟,就是在文明初期就崇尚实事求是,不迷信,脱离幼稚蒙昧。中国人敬天道,不敬鬼神,也是始于道德经。

关于《道德经》的由来还有一则小故事,大约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公元前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道教始祖—太上老君

相传老子长寿,大约于周元王五年(公元前年)死于秦国,享年一百零一岁。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年),老子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年),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道可道,非常道

关于老子有传说和故事有很多,下面我们就说说其中比较有趣的一个故事。

传说老子的学问很渊博,是孔子最尊敬的一个人。有一天,孔子带十多名学生去拜访老子。他们在一个小院前停住了脚步,孔子轻轻地敲了敲院门。开门的是一个充满灵气的书童,他向孔子作了个揖,小声地说“先生,请进。”

孔子微微点头,小心地跨进门槛。他的学生有秩序地跟在老师后面。他们随书童进到书房,书房里,老子正闭门静思。孔子示意学生们不要发出声响。

过了好一会儿,老子慢慢睁开了双眼。孔子连忙恭敬地向老子行了一个礼,说:“晚生孔丘,欲听老师教诲。”

老子说:“有什么问题请说吧。”

于是,孔子对老子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下午,孔子的学生外出,经过一座山,看到被山水冲过的石崖壁浑圆光滑,都很奇怪。柔软的水,怎么会把坚利的岩石磨滑。学生们就问孔子,孔子回答不出来。

孔子问道于老子

孔子把这一问题提出来向老子讨教,老子听完孔子的叙说,什么也没说,只是张开口,用舌头舐了舐牙床,然后坐着不动,也不说话。

孔子于是退出室外,弟子子路认为先生从来没有受过这种侮辱,愤愤不平地说:“这老头真是无礼的家伙,先生那么尊重他,向他请教,他凭什么在那儿一言不发呢!”

孔子责备了子路,对弟子们说:“他已经把做人的道理教给了我,他用舌头舐了舐牙床,也就是暗示:牙是坚硬的,可他的牙已经没有了:舌头是软的,可他的舌头还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就告诉我们,人生在世要懂得刚柔相济,以柔克刚。”

经孔子这么一指点,学生们才恍然大悟。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仅有字的《道德经》之所以能够成为万经之首,还被西方人称作东方圣经,这全赖作者文章运用技巧之高超。老子的文学技巧可归纳为:文简意赅,文短味长,善于三字四字构成对句,绘声绘色地描写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图景。是一篇非常经典的韵文,字句之间尽是人生智慧的高度浓缩,堪比艺术佳品。

东方必读圣经—《道德经》

在当下这个生活节奏飞快,追名逐利成风的时代,不论男女老幼,人人都充满了冲劲,每个人都想在广阔的天地间大展拳脚,却常常会因为用力过猛导致自己吃亏,而《道德经》则可以很好的充当刹车,告诚人们何时该停止,何时该前进。因此不妨也学学几千年前的古人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对态度提升一个新高度,传统文化亟需发扬,阅读有益,豁达人生。(参见小店精选《道德经》)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德经隐藏千年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