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道德经德篇详解lt上德篇gt
TUhjnbcbe - 2024/12/21 18:42: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

一、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字词:

1德:文字变迁的过程,甲骨文“从彳从丨从目从亍”,“丨,音shu”,指方向,向上或向前。在十字路口通过目测神识找到行为的方向,之后为了书刻方便,或减省“彳,音chi”或减省“亍,音chu”。

到了金文,随着认识的拓展在“丨”“目”之下又添加了“心”,指出方向的指引都出自人心的认识,因为是人的行为,又异变从“辶、辵,音chuo”。楚系文字由“丨”“目”演变成“十”“目”,即“悳;惪,音de”,直,中、正,直心为德。

经秦统一文字后定为今天的“德”。

德,是人的意识产物,人们在生活中总结积累并认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人在生活中不断总结出有利发展的法则,对人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里的行为做出向上、向好的指导。

2失:下德不失德的“失”从甲骨文字形解,人中箭或遭到外物打击丧失了生命。失,本义失掉,丢失。

人的有些品德是丢不了的,如养育、存储、同情、向上等,这些有自私性基础的道、德不会“失”。而“矢”的行为却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矢”是有目的、有方向的行为,有明确的标的、指向,当以“矢”的行为出现在人的主观意识里就有了“评价、评判、批判”的意思,却暗含着对比、选择。老子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是人类向上性的体现,对于美德“下德不矢德”就有了“下德”向上发展的空间,所以老子“犹唬其贵言也”。

有的人能在“矢德”里树立榜样,有的人也在“矢德”里搞“平均主义”,以“下德矢德”对自身及所处的环境里出现不和谐现象视而不见,却对他人做出的美德行为施加评判,不谈有德人的品德之美,却在列举有德人行为的种种不足,用降低、抹杀他人的道德追求来满足自己,正是“己所不欲,施于人”的真实写照。“矢”符合人性卑劣的一面,但人性的向上性是拦不住的,才有了老子再认识、再进步的“见素保朴”,有了在基础道德水平上再发展的“无德”,有好德才能更好的得。矢,本义箭,使动用,以箭击德,用言语动作评价、判断道德。

“故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失”应该是“昏”的讹错,“昏”字更符合人在生活里顺道而行却不知道“道”的“窘境”,这一段接“上士昏道”符合老子文意。在道、德、仁、义、礼的递减里坚守互尊互敬的底线,在底线的基础上递进再认识道、德,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建立一个向上的环境。

3无以为:没有私心的帮助他人,没有个人意识的帮助他人。

4仁:对人亲善。引申仁爱。

5义:本义威仪。引申合乎正义的,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6礼:本字作“豊”,《说文》解,豊,行礼之器也。礼,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

7攘:本义推让,退让。攘臂,拱手行礼。

8乃:帛书甲乙本皆作“乃”,这样,如此。则…乃之,模仿…这样对待他。

原文译文:

有高尚品德的人不言自己的德,因此树立德。有基础道德的人不丧失道德,因此能发展道德。

有高尚品德的人依照规律帮助他人,是没有个人意识的帮助他人。有高尚仁爱的人帮助他人,是没有个人意识的帮助他人。有大义的人帮助他人,是有个人意识的帮助他人。有高等礼仪的人帮助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就学着他的样子向他拱拱手。

所以失去了道还有德在辅助,失去了德还有人性里的仁在相助,失去了仁的还有公认的义在守护,失去了义的还有最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礼。

二、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

‘夫礼者’这一段有疑,不是老子原文,而是后人加注。加注者以“愚”“薄”之词对“礼”施加极尽嘲讽之能事,言说“忠”、“信”的是“花”,对孔子温良恭俭让的礼施加以“薄”,失去了老子对“信”、“恒”的认识,不理解“礼”的根源。这段话大概是从孔子拜见老子的传说敷衍出来的,是不知“则攘臂而乃之”的误读误解,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尊,反而突出了儒道之间人为“攻击”的痕迹,从侧面描画出了加注者的“不知人”也“不自知”。

老子的道、德、仁、义、礼是人类的行为指南,是多元素汇集出的做人的基本标准。因为个体认识的不同,人在相对的环境中会侧重或凸出某一个方面来应对现实,即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应时而发,都是这个综合标准的体现。道、德、仁、义、礼不能选择性的抹除一个,不能“故去彼而取此”。

经过改编的德篇在前,是有意识的先入为主,是对《道德经》道篇解读混乱而偏重于德,不知道礼是从道、德的基础上产生的。编者以自身在当时环境里的感触,认为“礼”是“忽悠”人的,有虚假的一面,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的彼此“糊弄”。对人的忠、信的认识是需要时间来体现,所以老子才有其后的“无不克,且莫莫知其恒。知其恒,可以有郕。有郕之谋,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加注者的这段话虽说偏激了,但也不是一无是处,能使人谨慎识人、分辨黑白,故其语句可作为参考。译文如下:

1乱:为整理丝线。

2愚:从心禺声,从禺有仁心延伸到人最基本的仁爱,人与禺要分别开。愚就是猴子的心,猴子只知道简单的仁爱,却不能产生人类的道德,是为蠢。加注者的“愚”是欺骗、玩弄。

3忠: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4薄:音bao,厚度小;土地不肥沃。“薄”与“厚”对应。“薄”,表面,现象,外在的浅薄。

5华:“华”,美丽而有光彩的。“花”的本字,花朵。“华”同“花”,外在的表象,存在短时间就会消失,具有“欺骗”性,如同“谎花”(不结果实的花),但有其“传粉”的功用。

6实:富裕,房屋内有田地和钱财,指收获。引申充满,符合客观情况,真,真实,真诚。实,内在的品德,可以长时间储存、拥有。

7厚:厚重。引申不刻薄;重视,推崇。“厚”,内在,本质,内在的涵养、德行厚重。

译文:

那礼啊,是忠、信的外在形式,也是虚假欺骗的前端特征。前面认识的啊,是大道结出的不结果的花,是愚弄人的外在形式。因此大丈夫重在知道行德,不能太看重外表,要重视内在,摒弃虚伪,所以去掉那些(花)留下这些(实)。

三、

试修改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矢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昏道矣而后德。昏德而后仁。昏仁而后义。昏义而后礼。

有高尚品德的人不言自己的德,因此树立德。有基础道德的人不败坏德行,因此能发展道德。

有高尚品德的人依照规律帮助他人,是没有个人意识的帮助他人(无我,一心为人)。有高尚仁爱的人帮助他人,是没有个人意识的帮助他人(大爱,普遍的仁爱)。有大义的人帮助他人,是有个人意识的帮助他人(同情,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公正)。有高等礼仪的人帮助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就学着他的样子向他拱拱手(互尊互敬,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基础)。

所以不明白道还有德在辅助,不明白德还有人性里的仁在相助,不明白仁的还有公认的义在守护,不明白义的还有最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礼。

释义:人的行为指南

掌握人与自然的规律,践行人与自然的法则,用普遍的仁爱、公平、公正、互尊、互敬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里生活,是老子德篇的总纲。

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需要,万物的需要具有一定的规律、法则;道的“欲望”是万物存在的基础,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道是人类认识世界总结的认知,因此有局限性,有已知或可以应用或不可应用的,有未知的等待发现的,因此道是发展的,因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对的反应。

道都体现在哪里?道太过于平凡,平凡到我们忽视了它的存在,它却无声无息的围绕着我们。道太过于复杂,复杂到层层叠叠让我们感到眼花缭乱,它深邃遥远等待再发现。它小到我们的吃饭穿衣,大到太空航天,在“有”的基础上无为,在无为的积累后有为,创造、建立新的有、新的无,有中生无、无中生有为了更好的明天。

自然的道有山有水,有冷有热,有草有树,有虫有兽,都在这方天地之间起落,在不同的经纬里盘旋。宇有斗转星移,宙有辰宿列张。天有风雨雷电,地有平、沙、丘、盆。阳有朝夕、偏正,月有新弦、盈满。日有白昼、黑夜,时有分刻、纪年。

物有生发朽坏,人有幼、青、壮、长。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应时而发,有序生长。物物相关,物物相连,心心相映,心心相念。

人的道从生活常识开始,在自然与社会的环境里起止坐卧、休养生息。从狩猎采集到畜牧农耕,由市墟交换到贸易伙伴,交流运转需要为先。从一日三餐到储备存年,由应时蔬果到四季不断,因地制宜环境也可建。水火气电,知凶避险;车水马龙,依次相安,生活处处都是道,顺道依法德在前。

是人类在生活中不断总结、提炼出的人类社会自己的规矩,逐渐形成人类认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德从道中来,德是人类对生活向上、向善的共识,具有普遍性;德是在不同环境里产生的共识,因此有其特殊性,如家规、校规、厂约、村约、企业制度、军纪、党章。德是人类运用规律于实践的意识产物,是人类行为的指导法则,道在发展,德也要不断更新,需要不断地再认识、再发展。

是人类之间爱的产物,是养育之情的延伸,从彼此依赖扶持到互助生存的认识。

生物的延续从细胞分裂到有性繁殖,实质是自我生命的传递(注意不是复制、克隆,克隆、复制是人的主观行为,破坏了生长规律,在自然状态下的分裂、繁殖是生物在“自我认识”优化后的传递,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由自然环境里的“无意识”繁殖到人类创造环境有意识的养育,仁字成了中国人解释“爱的全面覆盖”这一现象的词汇。仁是在痛苦的“育”中产生,分娩的苦楚是个人感受,他人极力尝试体验也无法还原真实,有撕扯的痛,有获得的甜。生离死别只在分娩那一瞬间,是血与泪的交织,撕心裂肺的吼声划破长空,那震动的音波贯穿了人的心神,紧张、恐惧,兴奋、忧心,复杂的心情在婴儿的啼哭声中化作养育的爱,是对生命的尊敬,也是对生命的期待。

相互扶持才能趟过湍急的溪流,相互合作才能猎杀凶猛的野兽,相互依靠才能度过酷暑严寒。仁爱是人与人之间的欣赏、喜欢、认同,在家的基础上向外延伸,形成了跨越年龄、地域、肤色、信仰的大爱。仁爱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脱离了道、德的仁爱反而会成为恶的帮凶,所以仁爱也要分清善恶辨明黑白,仁是爱,是亲,是养育,是人类更好地延续存在的基础。

仁在字典、文献上的解释是:仁,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仁爱与正义;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说文》仁,亲也。《礼记》养之,长之,仁也。《礼记·经解》上下相亲谓之仁。《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礼记·中庸》、《孟子·尽心》仁者,人也。

本字作“義”,甲骨文字形像用戈获取或宰杀牛羊多人享用,義是分享、共有、共情。“我”字不特指一个人,是泛指在同一环境里的我们一家、两个氏族、多个民族、一个国家。义,本义正义,合益的道德、行为或道理;合乎正义的,公平、公正。义是美德,是“故大道发焉,有仁义”“天地相合也,以逾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焉。”的集体认识,有按人口平均分配的原始共产主义意识。义是人与人之间对“人”的定义的彼此认同;义是维护人类生存权益的公平、公正,是仁的延伸;义对善恶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在这种意识上产生了人人享有权益、义务的认识,由个人认识到家庭、乡、邦、国的认识,由个人、家族的义扩展到民族、国家的大义。义与仁不同,仁是柔中有刚,义是刚中有柔,大义在环境中受到压迫的“力”越大,大义产生的反击力越快、越强、越持久。

是多种认识的合一,礼来自道(物质规律)的认识,是德(法则意识)的外延,是对仁、义的认同。

礼是划分善恶的中线,礼是双方对道、德、仁、义认识不同留出的交汇“空间”。礼者,分寸也,有距离是人与人之间的“敓系独立不害”,有距离是礼的起点。一个个体存在需要空间,当两个以上的个体“接触”时,首先是彼此空间的“接触”,以人或动物的外在表现形式来判断对方的利与害、善与恶,用谨慎的形体动作和温和的“语词”找到彼此再进一步交流、认识的空间,为以后的动作做出相应的反应。距离的大小由环境决定,犹如火车站的广场和火车车厢作对比,人在广场上休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比较大,最低距离的限度也要60厘米,而在车厢里距离一下缩小到6厘米,两个陌生人用缩小了的距离接触,就处于“非礼”的状态了,就会引发人类心理上的不适感,甚至产生矛盾。

当两个“空间”碰撞,适当的距离会给两者留出应对的空间,即有安全距离,这种距离使两者的矛盾有一块堆砌摆放的平台,是“建墙”还是“铺路”都在这个“距离空间”里运行。让冲突得到缓冲、释放,缓冲得好有利矛盾的统一,释放的不好就会造成更大的伤害。有距离的礼是人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冲突”下总结出的认识,有礼是为了生存做出更好的选择。

礼的有距离、无距离都是从利益出发对人类行为的善恶做出判断后的选择。有距离不是等级差异,不是人种的划分,是留出彼此认识的特定空间。因为彼此认识的不同,对利益、观念的理解有差异,对物质的、意识的获得方式有区别。

在西方一些国家中,作为“代表”多数人利益、观念的少数人是以占有者、“胜利者”的姿态管理国家,与多数人产生矛盾时,西方传统意识的等级差、分人种的观念就自然划分出了真正的距离。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遮蔽”多数人的认识就成了少数人惯用的手段,对内混淆视听、神主论、伪自由论、伪民主论等不解决实际矛盾的行为方式“安抚”民众,来维护少数人的利益。对外用造谣、煽动、抹黑、控制、暴力等手段来“体现”少数人的“正确”,用获得的利益来“维系”内在的“稳定”。

在中国,作为代表多数人利益、观念的少数人是从多数人里产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些管理国家的少数人与多数人是共生关系,以一种无距离的状态解决前进路上的各种矛盾共同发展。当一些人意志不坚定时,出现了认识上的偏离,以年龄、美丑、资历、贫富、城乡等分化出差别的界线,逐渐趋向于自我享受、陶醉于权利而脱离群众,也就失去了代表多数人的资格。

无距离是彼此认识的统一,是利益、观念的一致。向上发展是人类认识的共同愿望,当一个人以无我的状态时,是摒弃了自然生物的“丛林法则”,选择了人类有规律生存的共性,在“中”的基础上取舍有度、互相守望、共同生长。达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距离也就自然消失了,这即是老子的“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蛆虿虿蛇弗惹。攫鸟猛兽弗寇”。

人类社会间“礼”是两个有个性的个体之间的“接触”,是有个性个体与有共性集体的“接触”,是两个有共性集体的“接触”,在接触性的试探里对彼此的再认识,在对立中找到彼此都需要的、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维系双方存在的共同点。

礼,交流的开端,即彼此认识的起点,在保持一定的距离后对事物做出简单的判断,或有害或无害,通过对观察对象的“象”,以其形体、神态、言语(声音)等做出一个基础判断,然后再进一步认识其意识并判断,选择出应对方式。

在自然界里动物也会善于“隐藏”“伪装”,并通过简单的记忆对自己和“猎物”做出“能力”上的对比“评估”,选择“攻击”或是“躲避”。

交流、判断来自道、德“历史性”经验,防御性的策略是所有生物在演化过程中对“接触”“碰撞”带来最深层、最痛苦的伤害,把伤害过程中的形、声刻画到“记忆”中,并通过繁衍传递,为避免再次受到伤害而产生最快的应激反应。

人类因为以复杂的社会形态构成,相较于动物的松散“社会”更紧凑、更精细,交流的形式也就更复杂,随着社会结构的扩大,礼的应用体现在不同环境的人类生活中。

从“豊”到“礼”,由人与自然的距离到人与人的距离,由原始状态的简单对峙到人类的互敬互助,由荒野走向文明。“夜唬奴冬涉川,犹唬其奴畏四喧。敢唬其奴客,还唬其奴怿。屯唬其奴朴,坉唬其奴浊。笃能浊以宁者将舍清,笃能牝以迬者将舍生。”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体现,在以人类发展规律为基础的仁爱上,由敌对、奴役走向公平、公正的大同。“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欲。”是由家庭、氏族的互敬互爱到国与国之间的平等互尊,依照法则生活,避免自取其辱或遭受侮辱。礼成了彼此交流、认识的平台,而这个平台是建立在道、德、仁、义的基础上。

老子的道、德、仁、义、礼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仁、义、礼都是以道、德为根,这个整体是中国人对自由、民主、人权的最初诠释:向上、向善是人类的愿望,人在环境里发展必定在道(规律)与德(法则)的辅助下平等享有人类的各项权益和义务,并有序生长共同前进。

自然在不知疲倦地旋转运动,自然里的物质在一个“大场”里活动,碰撞——由必然走向偶然,共生——由偶然走向必然。你舍弃的我收下,我分离出的他保留,一起旋转一起舞动,或许也能够听到彼此的“心声”并一起震动。看似杂乱无章,却是井然有序;看似相对无语,却有大义能共破难题。在荒芜里播下种子,在温暖里孕育生机,生产、养育、呵护,经历过风霜才能有间无隙(有距离无隔阂),这就是自然和人的道、德、仁、义、礼。

有过伤痛,记忆才会更深刻,在经历了无数次血和泪的教训之后,才认识、总结出了道、德、仁、义、礼,才有了老子认识的自己不争却一心为民而争的博大胸怀,当强则强、当兵必兵,当柔则柔、当争必争,只为了守护属于人的正道,守护炎黄始祖写下的那一撇一捺——人。

在人与自然的抗争中认识了自然并运用自然;在人与野兽的搏杀中认识了兽性并驱除兽性;在人与人的斗争里认识了人性并建立德性。人在自然里生存,法天、法地、法道、法自己,抗争、搏杀、斗争只为了活成一个真正的人,为了在人与自然的环境里更好的共生。

道、德、仁、义、礼这些名,都带着中国人的斑斑血泪,是经历了太多生的痛、死的苦,不得不深深镌刻在记忆里。我们的先祖不愿后人重蹈他们的挫折与苦难,努力教会后代记住这些名、珍惜这些名、理解这些名、运用这些名,并在这些名上再认识、再发展,才能使生活天天向上。

“学不学复众之所祸”与“不吃二遍苦,不受二茬罪”都是在讲述怎么不再重复犯错,都是在道、德方面对人的要求,对规律、法则要熟识,实践时也要灵活运用,才能避免再次伤害。可依旧有人走进祸、苦、罪的牢笼,或是自己认识不足,或是受人蛊惑,用主观唯心的意识、神灵来强制抹除对道与德的认识,导致迷失了道、德丧失了仁、义、礼,变得虚伪、狡诈,成为邪恶的“工具”。

是人的行为,是为了人类生存获得物质需要展开的活动,随着物质获得的丰富,对意识(精神)的需求也成了人类的需要。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一些自发行为是贴合了道、德、仁、义、礼的,老子通过对人的观察,发现不知道道、德、仁、义、礼的人,他们的一些行为都在无意识中、自觉的遵循这些名,所以老子言:“成事述工,而百姓曰:‘我自然也。’”

人在没有自主意识之前对善、恶是没有认识的,在人与自然的环境里生长,模仿在需要的基础上展开。依照生物生长的规律由最初无意识向上的成长、发育,到适应环境的有意识向上的模仿、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是生物与环境的双向选择,而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人有意识向上、向善、向好的法天、法地、法道、法自己的结果,符合自然的规律、法则,又高于自然。

人的活动要遵守人与自然发展的规律、法则(道)才能更好的获得,帮助(仁与义)是为了解决物质或意识上的困难,在运用规律、法则认识困难的同时,也在一定的距离(礼)内判断困难的善恶和方向(德)并做出选择,援助需要熟练掌握规律、法则的援助,没有规律、法则的动作会导致二次伤害。道、德、仁、义、礼是以人为中心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五者相互交织作用、互作根(内涵)与蒂(外延),道、德、仁、义、礼的合一是人类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硕果,这个“一”也要不断地再认识、再发展。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德经德篇详解lt上德篇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