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心本《德道经》的编写,主要依据高明先生的著作《帛书老子校注》。高明先生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采用历史文献学对上百种世传版本进行勘校,同时结合历代名家注释,得出一个结论: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是至今后人篡改最少的版本,世传众多版本经后人篡改已经严重失真,世传王弼本(王本)《道德经》最接近帛书《老子》原貌。
第八章
甲本:上善治(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潚(渊),予善,信,正(政)善治,事善能,蹱(动)善时。夫唯不静(争),故无尤。
乙本: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王本: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校正结果(缘由详见《帛书老子校注》原文):
1、今本“上善若水”,甲、乙原文为“上善治水”和“上善如水”,“治”与“似”同音,此处应订正为“上善似水”。
2、今本“水善利万物不争”,高明先生先生并不否认,但根据王弼注释,更倾向于“水善利万物而有静”。
3、甲本“居众之所恶”疑脱落“人”字,众版本大多有“人”字,高明先生认为应有“人”字,可是本人认为没有“人”字,“众”应指众生,不仅仅指人,还有其它生物,因而本人认为甲本无误。
4、今本“与善仁”应订正为“予善天”,“仁”非道家之用词,乃后人篡改。“正”通“政”,“政善治”可同用。
王弼注:人恶卑也.道无水有.故曰几也.言(人)[水]皆应于(治)[此]道也。
心本《德道经》第八章整理如下: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白话文翻译:上善之人好像水一样,水善利于万物而且虚静无为。居众生所厌恶的地方,因此如同道一样。居住效仿大地,心胸深不可测,言语有诚信,行为效仿上天,国政能大治,做事量力而行,行动合乎时机。所以人只有不争权夺利,才会没有过错和怨恨。
故事说明:《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通过以上故事可知,姜尚(姜子牙)是道家思想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又被后世称为“武圣”,七十二岁才出山协助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功成身退,被封为齐国国君,可谓善始善终。他直钩钓鱼的故事流传至今,故事表达的思想与本章很相似,直钩钓鱼看似荒谬,其实是大智若愚,姜尚的修为已经上升到水的境界,72岁才伺机而动,厚积薄发,不勉强鱼儿上钩,你情我愿,辅助周王平定天下,这种行为叫“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心得体会:
1、本章是《德道经》中争议最多的一章,自帛书《老子》出土后,世传版本《道德经》遭到人们质疑,争论焦点是:是“上善治水”还是“上善似水”。高明先生的校正更倾向于“上善似水”,反对者认为水有善有恶,大禹治水就是实证,水只有通过治理才是“上善”,更有利于的证据是帛书《老子》原文为“上善治水”。
对于这种说法,本人赞同高明先生的说法,“治”和“似”同音,而且帛书《老子》乙本写的是“上善如水”,王本是“上善如水”,“似”、“如”、“若”三者含义相似。再者结合老子全文,水善近于道,既然与道相似,就不是人为行为,而是无为,用“大禹治水”这种“有为”证明“无为”好像不妥。
还有老子文中“上德不德”与“上善似水”含义类似,上德之人没有德的想法,无思无为,方能得大道。因此“上善似水”这种无为的“上善”更接近道的含义。
2、本章另一个争论是“予善天”还是“与善仁”,从老子的思想体系来讲,“仁”并不是他所推崇的,文中很多地方都反映出老子对“仁”是持不支持态度,比如“大道废,有仁义”,比如“失道而后有德,失德而后有仁”,比如“绝仁弃义,民复孝慈”,都证明等同于道的水不会“与善仁”,此处疑为后人儒家篡改,因此“予善天”是老子本义,天是天道的意思。
3、本章老子通过观察自然,思考后得出一个结论:水的特性最接近道。通过讲述水的作用和状态,阐述了“水善利万物而有静”,然后再说人的行为要像“水”一样才是“上善之人”,才能没有过错和怨恨。
综上所述,本章老子用“水”再次阐述了什么是道,水的特性接近于道,“上善似水,静而得道”,姜尚直钩钓鱼的行为,正是他按道家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成就了伟业,同时成功身退,利物不争,避免了很多儒士“兔死狗烹”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