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绝学”,是种人生的大境界,它超越了上一章所说的“仁义”、“孝慈”、“智慧”等时代背景下的规范、知识。它不是“不学”,而是学通学透之后,跳脱出去,探索发现更接近自然真理的知识。
因为高瞻远瞩,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所以看得更清,想得更明,晓得“唯”(晚辈回答长辈的语气)与“阿”(长辈回应晚辈的语气)并无差别,明白“美”与“恶”差别不大,不被美丑善恶这些观念迷惑,所以“无忧”。
但是看清归看清,仍然要遵从这个时代的大势,众人畏惧的,同样不可不“畏”。人是社会性动物,不能成为时代的突兀,不能显得惊世骇俗,那样只会孤立自己,疏远众人。相反,顺应时代的脚步,融于众人中,教化他人,反而能推动时代的进步,促进文明的发展,带着众人更早地超越时代的局限,更好地接近自然的真理。
就像“圣人设神道以教化”,因为旧时人们迷信,圣人只能以“神道”的方式教化众人,此时,圣人若是看破说破:“你们所信仰的东西有问题”,非但不能教化众人,反而被当做异端异类!所以,占位高的人,需要站在对方能理解的层面上沟通。太过虚无缥缈的理论,不但扯远了相互间的距离,反而被人觉得“神道儿”。
所以我们有一门课程“教育心理学”,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程度,给予适当的教化,对孩子这样,对他人同样: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说适当的话,这才是玄妙,这才是顺道。
紧接着老子说“荒兮,其未央哉!”“荒”宽广,“未央”无尽。意思是说,这些要学的东西无穷无尽,越来越多!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都是学问,并且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每一天都有新知识、新产品、新故事产生,哪里学得过来?
虽然学不过来,但是这些学问、知识,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太牢,丰盛的筵席;让我们的思维越加敏锐,让我们“昭昭”,“察察”,昭然若揭的“昭”,明察秋毫的“察”。
富足、敏锐本是好事,让人们有了更好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去探索更深更广的世界,但是,人们却把方向搞错了,追求物质不再是“饱腹”,而是享乐,追求精神不再是“虚心”,而是炫耀,凸显自己的富有。(详见第十二章)
所以老子说“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我独泊兮,其未兆”。“我”不仅仅是老子自己,还指那些“善为道者”,“泊”,淡泊名利的“泊”,原意为水之白,白为无染,能容纳百色,意为清静虚无,因为清静虚无,不显山不露水,所以“未兆”,“兆”征兆,即“无为”之无所征兆。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居则静定,行则无为。静定是为了更好地感悟世界,无为是为了更好地践行大道。(详见第十二章)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沌”河流汇聚的样子,不分泾渭,如“婴儿”般,思无邪,未受到尘世意识的沾染,无非好坏善恶,宛如“沌沌”之水。还指与自然相协调的、柔顺的身体状况。(详见第十章中:复归于婴儿)
“傫傫兮,若无所归。”。“傫”左边单人旁,代表人,右边一个“累”字,原意为成团的丝线。因为丝线循环往复的缠绕,所以意为绵延不绝。这里指“善为道者”与自然协调统一,能量循环往复,进出自如,就像人之呼吸,有进有出,绵延不绝,循环往复。因为循环往复,就像找不到归处一样。(详见第十四章:清静之果)
因为无染、无邪、清静虚无、循环往复而又绵延不绝,所以,“善为道者”身外不留物,身内不留事,“事来则应,事去则往”,因为外物该走的走了,心中的事该过去的过去了,所以“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如此,与众不同,不“精明”,不“好物”,所以显得“我愚人之心也哉!”
然后老子总结“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澹”远眺中海面平整的样子,海之宽阔,登高远望,再大的波浪在海中也显得那么微弱,形容胸中宽广,波澜不惊。“飂”高处的风,登临高山,会发现山风不止,或大或小,却绵延不绝。
因为有海纳百川之心,因为有高风不止的绵延,所以,来的事、见得物都显得那么平常,因为来了还要走,走了还会来,所以不执着,不显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一切都是那么稀松平常,所以“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顽”心性之元初,如婴儿般,“鄙”固有之田地,意为守住自己的本分、本心,任外物归去来兮,我心不变,我身固坚。而这初心身固,便是自然之“母”,生我者为母,我于自然中来,自得自然心、自然身。
这章既是对前文的总结,又是我们的方向:从已有的事物、知识体系中,发现更深、更广的自然本质,这就是超越与涅槃,所以“绝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