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出土帛书版《道德经》
一清译
《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三者融合一体,探讨的便是宇宙中的那个永恒且宏大的真理。人们行走在道之上,便称之为德。此经典阐明了这个基本道理,同时提供了一套如何把握与行进在这个道理上的方法论。
《道德经》01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乃万物之始,有名乃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jiao。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人们可以用言语道出的种种道理,却并非能够完全描绘我所要述及的恒定之道或天道。道,关乎大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却常常被人们忽视,它涉及到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以及生活实践的诸多层面,没有一种特定的道理可以涵盖所有,没有任何一种描述可以准确反映,因为开悟之人所领悟和影响的一切,都难以穷尽,无法全面概括。
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获得真知,达到开悟的境地呢?
尽管道德经已经从人类道德和自然天道的不同角度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但我们仍然无法完全掌握其中的奥秘,因为开悟者更注重的是心灵的感悟,当领悟到了大道之后,就能一以贯之,应对世间万物。
当我们对道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达到开悟之后,再回头审视佛学的语言和道德经的语言,就会发现这些只是各种启示,我们的确难以言说,难以完全解析。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人们可以用言辞描述的种种现象,实际上并未包含我想要揭示的事物(大道)的全部内涵。无名乃万物之初始,有名乃万物之缘由。在世界初始之时,一切皆为混沌,没有差异,这便是无名的含义。
后来由于出现了差异,世界才变得绚丽多彩,因此,可以说天地中的多样性是从原初的鸿蒙混沌中产生的,清气上升为天,污气下沉为地,从这个时刻起,天地原本混沌的状态被一分为二,繁衍生息出各种生命,这些生命有着各自的特性,因此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命名和描述,这便是万物的起源。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
所以,我常常思考没有形制诞生之前的天地,对其奥秘进行深入研究;我也时常探索天地间孕育的万物,去感受其机理脉络。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名和有名,这两种描述并非完全独立,它们均源自大道,只是描述的方式有所不同。(道)孕育万物,包容万象,万物皆依循大道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