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其意为;治理人事,侍奉上天,最重要的是收敛、爱惜。只有收敛,可说成是早做准备。早做准备,即所谓厚积恩德。厚积恩德,则无往而不克。无往而不克,则力量无限。力量无限,就可以治理国家了。有了治理国家的根本,治理方可以长久。这就叫做根扎得深,柢生的牢,这是生命长存的道理。
读后感:老子无为实为内敛,内敛便是不张狂不嚣张保持本心,让自己永远处于一个强盛,厚积薄发的状态,这种状态,让你感觉深不可测,从而不敢轻举妄动。那些动不动就四处炫耀,张扬着不可一世的人,他其实就是那人样子,再也没有什么更大的作为,而且人们因为知道他的要底,便不怕他,甚至进而侮之,在他们的眼里,这样张狂嚣张的垃圾,只要自己好好的积蓄力量,达到一定时候便可以灭亡他,实在不是什么值得尊重。
做人要淡定,不要张扬,做事要低调不要狂妄,淡定,让人感觉你聪明,低调显示你的重视,唯有如此,做人就能活得更从容,做事能用最少的力气和成本办最大最值的事。这个道理呀,我们听了千遍万遍,可是事到临头之时,我们有几个人能记得呢?老子的这一章再次强调,治人,事天,要懂得内敛,要懂得积蓄。就像我们的生活,只懂得花钱不懂得积蓄,灾难便有可能随时降临在你的身上。
懂得内敛,懂得积蓄才是长生远视之道,神居深庙方显威,这其中的道理我们还是不能理解么?人们喜欢张狂,喜欢嚣张,因为那种感觉带来人快感,这种快感带给人的更多的是迷失,灾难和痛苦,人们又能体会多少呢?生活之中,本来先苦后甜才能真正品味人生的甘露,可是很多人重来不吃苦,所以便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勤俭节约,广积德,厚德之人,比于赤子,他们的内心才能纯净,没有那么多的俗世尘苦,人因为太多的私心杂念,所烦恼众多,人心比天大,人又怎么可以与天比呢?人心只有与天心相融,才能天人合一,人与天齐,天即是我,我即是天,唯有如此,方能永生不灭。那些欲将天为已用的人,是多么的愚蠢与无知,这不是不懂天道的原因么。尊奉天道,首先要懂得勤俭节约,积德广厚,这都做不到,谈尊奉天道,那是无根之水,空中楼阁。“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老子在此强调积累德行所能达到的境界。“无不克”就是能克服一切、战胜一切的意思。一个国家物质储备富足,人民安定团结,领导者又精于筹划、目光长远,这个国家自然战无不克。这里的战无不克,并非专指战争,还指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无不克,他必然高深莫测,人们根本无法揣摩他的深度和极限,重积德之人则无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