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4/19 22:53:00
乍一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自己都吓了一跳,怎么会问一个这么奇怪的问题的,其实能问到这个问题,都是因为我的朋友们,他们有人看到我整天看这些老古董一样的“天书(朋友语)”,便笑话我说谈玄说道瞎蒙蒙,不事生产喝的是西北风。让人哭笑不得,认为读《易经》等诸子百家的人对于现实生活一点益处都没有,徒然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不如直接去学习一些实用的新型的有用之学。为什么人们普遍都有这种想法?这种想法的来源是什么呢?人们错了吗?想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便必须要知道玄学是什么?网图玄学,是在东汉末年,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上开始了动摇,今文经学与谶纬内容空虚荒诞,两汉的经学章句笺注的繁琐破碎,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在后人的划分中,一般是特指魏晋玄学,因为这一次的思想碰撞,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之后的又一次比较大的思想碰撞,对后世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也将中国的哲学世界带入了一个新高度。它的时间跨度一直从汉末起直到宋朝中叶宋明理学的出现才结束,可谓是旷日持久。那么玄学研究的主要是什么问题呢?网图玄学又称为新道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道德经》、《庄子》和《易经》,与世俗之人以荒诞不经不切实际的观点有所不同,“玄”一般认为是以《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为归旨,扬雄在《太玄经》中说“玄者,幽摛万类,不见形者也”,《易经》系辞上曰“形而上者谓之道”,王弼《老子指略》中说“玄,谓之深者也”,由此可见,玄学研究的对象是那些幽深玄远的问题,也就是超脱万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道,以及道对现实社会实践的指导意义。网图《易经》虽然也是玄学者们研究的对象,但是《易经》包罗万象,不但有形而上的道,也有形而下的器,不但注重对于万物规律的总结,更注重对现实生活中所存问题的思考与指导,可不像玄学家们崇尚清谈一样只会纸上谈兵,易学者们更多的是一些实干家,如占卜预测、风水、奇门遁甲,如军事、中医、政治等等,无不在《易经》中寻求一个更完美的,更符合平衡之道的答案。与玄学家们“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的贵无论不同的是,《易经》虽然也讲无,但更多的还是讲的万物之间的规律与联系的问题,不论怎样研究,解决的还是自然与人的问题,“天人合一”是《易经》的主题大纲,即使《易经》也有象数和义理之分,但是它的智慧却是合二为一的。网图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玄学家们所说的一切只不过是《易经》中的一个哲学流派而已,而《易经》所包涵的内容广博精深,无物不遍,不是区区一个“玄”字所能够概括得了的。打个比方,一个是整体,一个是片面,无法去做完整的评论了。那些认为诸子百家之学都是玄学的人,大概就是觉得那些古人的思想晦涩难懂并且对现实意义不大才这么认为的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街头那些“高人”故弄玄虚的结果,不知是与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