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肩起使命,是否太重扛起责任,真的很沉
TUhjnbcbe - 2025/4/25 23:26:00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50403/y4vd7i7.html

学《老子》作自己第七十八章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值得不曾虚度的人生?

有人说,翠花啊,你长点心吧,都快没有饭吃了,还说什么人生不人生。

说这话的人,从来不知道还有一个词叫做“尊严”——在有些人看来——没有尊严的活着,生不如死;比如陶渊明,比如朱自清。

饿死事小,尊严事大,这是一个民族的气节,这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属性。

日前发生了两件事,一件事是一位小伙在大桥上,打开双闪,放下手机,一头投入大江中;一件事是一位姑娘,准备跳楼,她对阻拦的警察说,请你帮忙疏散一下下面的人,莫要砸到无辜群众。

我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们可以想见如此温柔的人,却不惮于一死,这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发生了挑战尊严的事情。

当一个人没有了基本的尊严:扛起责任,真的很沉;肩起使命,是否太重?

那么,我们能不能活的软弱一些,不要这么刚强,不要这么刚烈,再多一些耐心,再增一点韧性,拿自己全部鲜活的生命来对付社会的一点污垢,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悲恸,让我们很心疼。

愿有更多的人和我一起来读《老子》,哪怕只读这一个章节,天下莫柔弱于水,把水的善因与善果,结合到自己日常行为中。

(通行本)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gòu),是谓社(shè)稷(jì)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帛书版)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诟,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

天底下最柔弱的是水,而用水来进攻、攻克坚固、强霸,力不可阻,势不能当,没有一次不是以取得胜利而告终。

这是为什么?

因为水的柔弱达到了极致,发生了动能与势能的转换,所以几乎无所不能。

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柔弱能胜过刚强,这个原理、道理,众所周知,妇孺皆晓,人人会说。

但是要让大家奉而行之,那还是算了人吧,没有人能够做到它。

这是为什么呢?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诟,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原理很简单,选择柔弱应对策略,要背负一定的不作为的责任,比如柳州抗疫,谁敢提前说它做得对?

举国诟病,谁敢承担?

能够担下来,就是一国之主;

世界遭难,谁来承担?

谁有这个胸怀,谁就受全世界的敬仰。

正言若反。

所以你做不到没有关系,当我是呓语、是梦话好了。

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劝诫人最忌讳的就是,直言不讳,当众给人难堪,不给人留面子。

如果你这样做了,今后你们相见两厌,你不想再和他说话,觉得费劲;他再也不想看见你,看见你反胃至极。

丹麦的皇帝就是这样,他宁肯光着屁股满街跑,也不想听见说他的衣服童言无忌。

所以,有时候正话反说,是一种生存智慧,也是一种处事能力。

正话反说的力量有多大?

它和我们所知道的水一样,看似柔弱软绵,却能把最坚固顽强的石头穿破——滴水穿石——让人无可防御,不能改变,却能接受。

为什么大家明明知道正话反说的力量,但是在实践中却不能熟练运用呢?

是因为,我们首先已经把自己摆在了道德的至高点上,已经先立于不败之地,随意的去谴责别人,大义凛然的劝说他人,比如儒家解老——他们尊学的是法家韩非老子解说的路子——然而韩非子解老是以维护君王统治为第一要义——而儒家则是学了个四不像——他们要求统治者严于律己,以成全天下社稷。

他们口中的老子,并不是真是的老子,老子并不是让君王受辱,以全名节,下罪己之诏,以示圣明。

老子认为:上古圣贤遗训——把国家遭受的耻辱当做是自己在耻辱的,才是社稷主的尊严;把国家遇到的困难视为自己的困难的,才会连着人民的心。

读道德经或者说读老子,能读出以上意思的,估计才算是入了门吧。

过去几十年,活得不痛快,仔细想一下,也没有什么特殊原因,无非是大家都带着一副微笑的面具,夹着尾巴去做人罢了。

肩起使命,是否太重;扛起责任,真的很沉。

如今读了道德经,慢慢的在找回本真。

亲父母,亲乡土,亲自然,从书读道德经开始。

1
查看完整版本: 肩起使命,是否太重扛起责任,真的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