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有和无是道德经讨论的根本问题,什
TUhjnbcbe - 2025/5/9 1:13:00
北京中医治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大家好我是舜缘文化的张诗苓,我是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播者,希望古圣先贤的智慧可以利益到更多的朋友。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解《道德经》的第一章。首先我来为大家诵读《道德经》的第一章,我的诵读以王弼版《道德经》为底本,经顾瑞荣先生校注并重点注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前面两讲呢,我们已经讲解了《道德经》第一章的前两个要点,也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与,名可名,非常名。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第一章的第三个要点,无和有,也就是经文中所说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有”,是万物之母很好理解,我们的生活,有赖于所有有形的物质,像大地、河流、农作物、建筑物、交通工具等。那“无”,是天地之始是为什么呢?生活中我们总是忽视了“无”的重要性,无就是肉眼看不见的存在。就像人类脑袋里的念头和想法是看不见的,可正是这些念头,缔造了无数的典籍,设计出了众多的伟大建筑,创造了泱泱文明;地心引力、电流也是看不见的,可是我们离开了他们,又怎么能够脚踏实地的在地球上生活,怎么能够在夜晚拥有光明呢?恶劣的情绪是看不见的,可是许许多多的疾病,都是因为这些情绪的积累所导致的。所以有是由无产生的,也就会我们常说的“有无相生”。现代科学也表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绝大部分存在都是肉眼看不见的。所以“无”跟“有”同样重要,完全可以担当天地之始。那知道了无和有,应该怎么样去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呢?首先我们要突破“眼见为实”的固有观念,眼见到的实,只不过是事物全貌的一个侧面或者角度罢了。每当我们看到了什么,不要马上就因为这幅景象而升起念头、做出决策、产生反应,而是要思考和捕捉景象背后的无,有和无加起来,才是事情的全貌,了解了全貌,才能做出更智慧的反应。其次呢,我们在生活中要注重对无的追求,不要一味地去追求有形的财富,而是要追求更高的学识、更好的品德、更广的心境,有无相生,进而才会缔造更美满的人生。最后呢,在生活中,我们要常保持虚无的状态,以看清事物的本质,常保持实有的状态,以明见事物的表象,也就是经文中所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样我们就算是进入了《道德经》这扇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了。那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下一讲我们将会走进《道德经》的第二章,希望大家持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和无是道德经讨论的根本问题,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