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返者道之动,
译文:
(回)返,(这)是道的运动(方式)。
简析:
有些版本的《道德经》,即将“反”字写为“返”。“反”是“返”的本字,也是通假字。
所谓“返”,即“返本归元”,而“本元”,即是前一章《道德经》中所讲的由“道”所生的“一”。《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对“返者道之动”的特点如此陈述:“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众生投胎入世这一刻,即“开始”了人生的旅程,这一时空点,即是生命的“本元”。随着生命的拓展,则众生“离道”越来越远,以至于“流连忘返”,渐入“迷途”。这一现象,在现代宗教学被称为“众生皆迷”。因为“众生皆迷”,所以造恶不止。故而沉沦苦海,辗转流离,不得救赎。但若能闻道信道,迷途知“返”,则可以逆天改命,永超轮回。
“止语、静观、返闻”等一切的修炼法门,皆是要教人走上“返程路”。所以,现代修炼学把“修道”譬喻为“回家”。“返程路”的“终点”,就是生命的“始点”,也就是“一”。
“返程路”,是一条极其艰辛的路。众生所造作的诸恶业,都必将成为“返程路”上的“障碍”。此“障碍”在现代宗教学里被称为“业障”。所以,若要顺利“返程”,则不得不把“业障”清理干净,这一过程在现代修炼学里被称为“消业”。“忏悔、诵经、行善”等,都是“消业”的法门。
2、弱者道之用。
译文:
(柔)弱,(是)道的作用(方式)。
简析:
现代气功学所讲的“气功”,本当为“炁功”。先秦文物《行气玉佩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炁功”资料,其中将“炁”字写为“”,由代表“气”的“”和代表“火”的“”构成。而“炁”字则是“”的异体字,并未见于先秦文字,由“旡(音jì)”与“火”构成。“旡”的甲骨文为“”,象“一个跪着的人张口哈气”之形。“道炁”在现代气功学里,有“先天之气”、“真气”、“元气”等别名。相对应,“道体”在现代气功学里,则有“先天之神”、“真人”、“元神”等别名。“元气论”,是中华传统医学的核心理论。
如同“火”一般,“炁”也是一种“能量”,并且是人体的基础“能量”。所以“炁”字以“火”为形旁。人在世间的一切活动,包括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都是消耗“元气”的过程。当“元气”消耗殆尽之后,人的“生命”就会结束。《庄子·知北游》中记载:“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神医扁鹊的著作《难经·八难》则记载:“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因为“元气”乃是“道炁”,所以凡胎俗子并不能够认识到“元气”的存在,以至于直斥道学为迷信,并且质疑中华传统医学理论的正确性。气功修炼者在入静之后,却能够感受到“元气”的真实存在,这种感受被称为“气感”。
“元神(道体)”之所“用”者,正是“元气(道炁)”。“元气”是“柔弱”的,所以说“弱者道之动”。《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中记载:“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人在活着的时候身体“柔弱”而死后“坚强”,正是因为人活着的时候身体内有“元气”可用,死后则失去了“元气”。
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天下万物(都)生于有,(而)有(却)生于无。
简析:
《道德经》第一章开篇明义,就介绍了“有”与“无”的关系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又记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乃是“无”,在道学里被称为“无极”;“一”乃是“有”,在道学里被称为“太极”。“太极”与“无极”乃是一体两物,“无极”动则生“太极”,“太极”静则归“无极”。“太极”动则生“两仪”,“两仪”即“阴阳”。“两仪”相合,则生“三”。“三”则玄机万变,“万物”所以生生不息。
道家又有“气论”以更清晰地阐述如上的宇宙生化过程。“无极”乃“虚无之气”,“太极”乃“混沌之气”,“两仪”乃“天地二气”,“三”乃“天地二气”和合所生的“和合之气”。《*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则将这一过程描述为“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综上所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句中所言的“无”,即“无极”,即“道”;所言的“有”,即“太极”,即“一”,即“本元”。
因为“道”是“无极”,所以修炼者只能“与道合真”而不能“得道”,圣人为化众生,故而强名“得道”。“一”即“太极”,“太极”是“有”,所以可得。故而修真者以“得一”而作为“进道”的阶梯。
现代气功学里,将内丹修炼环节总结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四大阶段。“炼精化气”的阶段,即炼化“元精”以补充“元气”;“炼气化神”的阶段,即炼化“元气”以滋养“元神”;“炼神还虚”的阶段,即“元神”突破“肉身”的束缚而归返“太虚”,这一阶段即是“得一”;“炼虚合道”的阶段,则是“与道合真”。
虚弦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