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那请问老师我们马上要拍的这个《道德经》跟过往有什么不同?
答:《道德经》自古到今已经有五千多个版本和一万多种翻译。那关于道德经有两个阶段,在、年的时候我翻译过一个版本,那时候也跟不同的研究《道德经》的老师和专家做过交流,他们认为翻译得已经很到位。
但当时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听过不同的人在一起讨论《道德经》,而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那一瞬间我突然体悟到,同样的一句话即使一个人在不同的经验、不同的年龄对他感悟都不一样。麦乐又何德何能去把我们《道德经》定义一定是哪一个概念,这就相当于我把这个经典定死了,而应该让经典、让每个人自悟、自己去感悟。但是经过这老子学院成立这两年的发展,我们越来越了解到大道至简和返璞归真,固然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但是道的本质就是那么简单的一杯水、一口气罢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才下决心让我们开始用四次元的方式、四次元的思维从源头的部分重新翻译《道德经》。所以,这次《道德经》我们出版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在三次元的思维中可以了解到的终极版本,一个是四次元的版本,而在四次元的版本的过程中我们用新的思维去解析《道德经》,你突然间发觉传承了几千年的翻译有极大的差别。
比如其中,随便拿出两个举例来讲。
第一个,一直大家都在争议的就是《道德经》里面好像提“圣人不仁天地不仁”。这好像和儒家讲的圣人要做仁,做一个仁人,天地是慈悲的是相反,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的争执,就是因为在过去翻译单句的时候出现了偏差,比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相当于招标的人不对那些送礼的人特别优待是一样的道理,不是因为你送礼了拿刍狗来供奉天地,天就对你仁,同时“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也不是因为有一些人来说你是个圣人呐,我们喜欢你,他就对这个人特别仁。所以天地和圣人的仁是一视同仁,他们很仁而不是不仁,这在过去的版本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同样的,关于“绝圣弃智”一直是过去几千年不同的版本都公认的,觉得要杜绝圣人,要去掉百姓的智慧。同样,好像是圣人要把智慧丢弃,实际这里也有一些偏差。“绝圣”就是不要圣人的虚名,但是不是不要圣人的智慧,其实是要和后面的词结合起来,绝圣弃智民复孝慈,这样区分的意思会有什么不同,大家看一下,我既然不标榜圣人的虚名,当然百姓也不会花费心思去做一个虚伪的圣人了,这个时候老百姓都回到ˉ圣人和百姓都回到慈怜的状态,所以绝圣和弃智民是一个平等的关系,而不是绝圣弃智,是让圣人把智慧放掉。圣人有智慧,但他不利于民,不去拿智慧来统治和利用你。同样的,民可以有智慧,但不是用智慧去做一个善的虚伪的善人或者伪人,所以叫弃智民,不是要弃智。
类似这样的翻译的译著在过去的经典中都没有出现,所以我们这次做的《道德经》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正本清源,回到大道至简的状态,让这些更接近于道的本源。既然是道,它就应该所有人都是一,而不是有两个概念。这一次我们鼓足勇气去出新版本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道不是缥缈的,整个《道德经》涉及到如何治国、如何治家、如何健康,甚至涉及到如何探索认识宇宙、如何认识生命本质、如何处理关系,所以《道德经》涵盖的范畴很多,大到治国,小到治家,微小到可以修身。既有宇宙的真相、生命的真相,也有社会的现象,所以这样的一个《道德经》,我们会从实用的角度来做这次的讲解,不会觉得我是学一个古学的经典,不会说我去学了一门学问,而是每一个讲解都跟我们当下的事业、当下的国家、当下的家庭、当下的身体结合起来。所以我们这一次的《道德经》的翻译和讲解,我们更愿意把它叫一个实践国学。
第三个,现在的人们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