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在上一章,《道德经》由“天地生万物而不自生故能长生”的道理递推到圣人治天下,因“后身”、“外身”故能天下治的道理。这是从义理的高度上,讲了圣人治天下的理念。本章承接上一章,继续往下递推,侧重于讲圣人如何在具体方法上治理天下。
“上”,指最高的。
“善”,指高明的方法和行为。
在之前的章节中,已经交代过,在《道德经》全书中,所有的“善”字,几乎无一处是单纯地指人伦意义上的那种善良、好人好事。因为,《道德经》整本书,几乎很少谈及人伦琐碎,全都是围绕着道-天地-万物、圣人-天下-百姓这两条脉络展开的。
“上善若水”一句,应该是《道德经》一书里面被误读最严重的一句,而且被误读后的解释也流传得最广。
通常,这句话被理解为,好人就像水一样温柔,然后再往人伦琐碎上发散一通。这样一来,《道德经》就彻底地被降格解读了。沿着温柔-不争-不辩-无为-宽恕,这样一条世俗人伦的脉络阐释下去,最后居然还能给说得头头是道。
如果《道德经》真的是讲这些大傻瓜式的智慧的话,那宋襄公才配得上是圣人,而且他的结局也不应该像现实中那么悲惨才对。
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说,在圣人看来,最高明的做事的方法和行为就像水一样。像水一样又是怎样的呢?往下看。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如果把“善”,解读为人伦琐碎的那个“善良”,为了附会“善良”之意,那么自然而然的,“利”也就被解释为利他行为。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温柔,他对谁都好,一心一意地想着做好事助人为乐,从来不跟别人争,别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他抢着干,别人不愿意吃的亏,他抢着吃,所以看上去他简直就是一个得道之人啊。
真是这样的话,那得道也太简单了,做圣人也太简单了,治理天下也太简单了。随便找个唯唯诺诺老实巴交的人,都能去当圣人,去治理天下了。
而且,“利”如果按照“利他”来解,水利万物,也是不符合现实的。如果水真是本然的利他之物,那么怎么还会有水灾呢?为什么还会淹死人呢?大禹为什么还要治洪水呢?中国几千年以来,为什么要前赴后继地治理*河泛滥呢?所以说,水并不具备本然的利他属性。或者说,水既不利他,也不利己,它只是按照自身的本性来表现出自己的行为。利他还是利己,这都是人按照自己的心理倾向给水强加上去的特质。
此句中,“利”的真正含义,是指通利。“不争”,则是不与外物撞击之意。
最高明的做法,就像水一样,能够通利万物,而不与万物撞击。这个思想,也体现在庄子的思想里面,庄子所说的应物无穷,游刃有余,都是在阐述老子的这个思想。因为水没有常形,它是根据外物的情况来改变自己的形状,沿着空虚的地方使自己通利过去,从而也避免与万物发生碰撞。这就是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意思。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此句也很有内涵。
《道德经》在后面章节中说,大道甚夷,而人好径。众人崇尚智巧,争强好胜,互相撞击,役累于物,追求盈满,无有止尽。他们所厌恶的,则正是虚。
水沿着这些虚空的地方循行,避开了和万物撞击,不管它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总能找到通利的办法和出路,它所循行的这些为众人所厌恶的虚空之处,不正是“道”之所在吗?
大道甚夷,唯道集虚。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此句是承接上一句,进一步阐述如果圣人治理天下能像水那样地沿着“道”的虚空而循行的话,那么就可以无不通,无不利,无不治。并且在具体的表现上,进行论述。
居善地:不管世事如何,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安身之处。
心善渊:安身而后静其心。这是进一步讲“虚其心”的思想,使自己的心沉入虚静之境,如同沉入深不可测的潭渊之底。
与善仁:身安心静,故与人相处则能宜于往来,自然平易近人。
言善信:和人相处共事,则能不动则已,动则必成。言出必行,行必有果。
*善治:如果能做到上面那些,治理国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事善能:在实务操作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状况,都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动善时:上面所有的本领都俱备了,那么还剩下最后一件事:圣人得其时而驾。
夫唯不争,故无尤。圣人如果像水通利万物一样地去治理天下,还有什么好争的呢?
不管现实中出现什么样的状况,我都能够找到对策,应对自如。如果非要和万物撞击,即便有什么解决办法,那也是个事倍功半的选项,而且往往还会两败俱伤。
像水那样去行事吧,并按照这样的道理去治理天下。任何事都会被化解,任何障碍都会被通利,天下大治,并且整个过程中,也没有损害到什么。所以,也自然不会出现什么责过之处。
附:《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往期回顾: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7)
长按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