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道德经》,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而我们就看下其中的思想内容。众所周知,思想是抽象的,我们要把自己的思想很好在传达出去,就必须借助一些具象的东西去替代我们的思想内容,以便受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传播者的意图。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借助了很多的视觉元素,去物化他所要传达的思想内容,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思想能够完整清晰地传达出去。那《道德经》中到底运用了哪些视觉元素呢?他是怎么去运用的呢?下面我们将相关章节进行语言视觉修辞分析。
在《道德经》第一章中,老子写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译为在万物没有产生的无名之时,永恒的道是万物的本原即创生者;在万物产生的有名之时,永恒的道是万物的生育者。这里老子采用了语言视觉修辞中的比喻手法,把抽象的“道”比作了具象的“创生者”“生育者”,这无疑就给“道”了一个最直接的定义,这也是老子对万物本原的观点: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母。这里的一个类似于母亲的形象,让后文的“道”的各种观点得以产生,是全文的基调。第四章中,老子写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万物之宗”再次强调了道的身份,和第一章呼应,表明了道的空虚性、无限性、原始性、根本性和客观性。既然是作为万物之宗,那自然对万物都一样,不会有任何的偏祖,这是道最本质的特性,老子用一个万物之宗的形象,充分的表达了这一特性。而“锐”字的运用,则是给读者产生了锋芒毕露的联想,“光”和“尘”则形成了一个对比的效果,如果只是直接说“湛兮似或存”是很难理解老子要传达出的意图。
而有了挫其“锐”和“光”到“尘”的转变,我们就有了一个很清晰的画面感,道的形象就似磨去了锋芒,尘埃抵挡住了光芒一样,恍惚无形,却又存在着。在五十六章里也出现了“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段文字,但这两处是有一定差别的。我认为第四章是从万物的角度出发,道对于万物来说是恍惚无形,却又存在着。五十六章是对有道之人而言,是说有道之人要收敛锋芒,与世无争。
第五章中,老子也运用了语言视觉修辞里的比喻手法。把万物、百姓都比作“刍狗”“刍狗”是以前祭祀时用草扎的狗来代替活的狗作为祭品,祭祀完如同废物,随意丢弃。这样一个有用则贵,无用则弃的形象,恰如其分的勾画出圣人与天地同道,笃守虚静,无为不言,对百姓不存仁爱之心的形象。“橐籥”是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在这里比喻呼吸,很好地表达了看似无,实则有的意思。“虚”和“不屈”也是一个很好的画面描绘,让读者能清晰地体会到天地和圣人那种顺其自然的态度。
第六章中,老子写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本章老子运用了很多视觉元素,首先“谷”字可以归类为文字视觉修辞。任何事物的形成与发展都要经历一个困难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长期的磨砺。所以我认为“谷”字在这里首先是用字体的形象表达了某物从一个口中出来的寓意,和后文的“玄牝之门”相呼应,古时候谷神就是崇祀植物谷子,属自然神,老子把道比作了“谷神”,十分形象生动的解释了“是谓天地根”。“绵绵”则是给人一种微细、微弱的感觉其呈现的是一种安静的面貌,也是很好地表达了“若存”“用之不勤”这思想。
第八章中,老子的主体思想就是“上善若水”这四个字,这章中后面的内容都是它的延伸。老子把最好的德行比作水,而水给人的又是什么样的联想呢?老子认为水善于给万物带来好处,而又能安静地吃在众人厌恶的地方。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顺势而动,因物所需,随人所用,滋养万物,驱使行船,灌溉农田,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各种活动提供种种便利,所以水是上善,但水总是向低流动,可以和污浊相融,安然处之,所以水有与世无争的品性,“故几于道”。这一章中老子用水把道的品性做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描绘。而对于这个话题,你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