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老师,偶尔心情,患得患失,想问好多为什么?最后感觉活着就好。是贪心太多吗?
有话题,感谢“不忘初心”提供的话题。
有话题,我们就按照话题讲。
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来解决。无论解决的了解决不了,我们一问一答之中,如果明白了道理,以后再碰到这样的事儿,我们可以尝试着像这样讲故事一样再问一遍再答一遍,看看是否可以解决类似的痛苦。
第一个,偶尔会患得患失!
是啊,这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比如说,自己结婚了碰到了一个喜欢的人,想得到却又害怕得到。比如说自己结了婚了,时间长了没有意思了,结果又害怕没有意思。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患得患失,我只是举一个别人不敢举得例子来说。
那我开始问,大家在心里尝试着自己回答。可能回答完了,答案也就出来了。你结婚了,你又喜欢了另外一个人,想得到,又害怕得到,我问你:“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
仔细想一想!奥,原来是这样啊!
很多事情是我想得到不一定能得到,并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的!
我想让儿子不去当国家领导人觉得太遥远,那就做个县长吧!你想让儿子当县长就可以当县长吗?
当县长还有点不实际,那我就让他当个村长!想当个村长就可以当个村长吗?当个村长好像也不太现实。那好吧,我想让他成为一个好人,这个简单吧?
他能成为你心中的那个好人吗?
好像也做不到你心里的那个好人!
患得!却得不到!答案很清楚!那患失呢?
患得我们知道了答案,患失只是另外一个面而已!
我不想我儿子感冒,儿子会不感冒吗?
我不想失去我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会不离开吗?
甚至说家里有一个花盆,我不想要了,扔出去,会百分百的扔出去吗?
其实,也不一定。
有人可能不相信,我接触的一个老总,家里很有钱,家里很多他觉得没用的东西都扔掉了。可是,当他偶尔去地下室的时候,发现他扔的东西又都回来了,莫名其妙。当然这里面没有*。他一问才知道,他的老娘又偷偷地都捡了回来。所以,有时候你扔的东西觉得扔掉了,照样也扔不掉。
所以,患得患失在得失的方面我们控制不住,可是患不患却直接影响我们心情,有的人看“得失”总觉得自己可以掌控这是错误的。
现实中在事儿上因为细节太多会给我们一些假象,觉的患得患失可以控制。这样的话我们看不清楚就要抬头看天地,天地之中的大道不会因为患不患而改变。最大的患得患失莫过于害怕太阳不出来,月亮不落下,成语叫做“杞人忧天”!
好,患得患失要在天地之间寻找答案,在细节之中进行落实。这是一个思想指导。
第二个问题想问为什么。
记住但凡想要问为什么,一定是你看到的想到的跟自己内心里的东西不一致。因为如果我们内心的想法跟看到的一致就根本没有问为什么的动机。
为什么?在我们心里就是不合理的表现。那好了,我们说任何不合理的存在一定有原因,世间万物变化多端,数不胜数,既然存在就有个根本在支持。其实,说白了就是那句“存在即合理”。这个合理不是正确,是合理是因为有一个基础而已。那可不可以把这个存在的东西总结一下?指导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然!
今天我们就把这个”存在即合理”的基础告诉大家,看看你碰到的任何问题是不是都可以在这里面找到答案!
人情世故的为什么!
比如说亲情、爱情、友情都离不开一个原则,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恨、爱别离、五蕴炽盛”。
如果不知道这八苦的意思,可以看一下以前的《果然讲故事》。
所有的亲情、友情、爱情都离不开这八苦,这是内心世界里的反应。
还有一个外部事物的为什么?不管外部事物如何跟你有关系,我们问的为什么都离不开下面这个基础“成、住、坏、灭”。所有物质方面的东西都有开始的形成,中间的保留,慢慢的转衰,最后会消失。这个过程在物质世界里亘古不变,那我们与外界的接触也仅此在这个过程里。
第三个为什么就是相欠相还的因果。
所谓相欠相还就是在人世间看到的悲欢离合中所有苦楚与幸福因何而来,它的基础就是“轮回与因果”。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就这一句话可以把我们想问的为什么会遇到他,为什么会痛苦于他,解释的清清楚楚。
那这就牵扯到所谓的迷信不迷信了,迷信不迷信我们在以前的故事里讲了很多,展开又是一个大的问题,这里就不详细讲了。
这就是我们会问为什么的原因以及基础,那开始尝试问自己吧!
为什么别人开着豪车我没有?
开始回答!
你问为什么自己开始痛苦。
八苦的解释“求不得”苦。
物质的解释,任何车都是由开始制造、到人们拥有、到车的磨损,到车的报废。我们需要的是它的功能而已。
轮回与因果的解释是因为你在轮回中此次的因缘和合此时此地是达不到的,所谓的福报现世报隔世报缘分当下没有也仅此而已。
这些道理明白了。
明白是明白了,是不是太消极了啊?
原来一切都是我自己说了不算,患得得不到,患失失不了。为什么?这不都是都是注定好的吗?人生这不就完蛋了吗?
故事讲到这里,其实只讲了一半,后面的就告诉你,不用患得患失,不用问为什么。你将会得到所有该得到的,不管是感情还是物质,你都可以得到最好的,怎么办?有没有法门?
当然有!
就这样引出《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大家都知道,很多人家里就挂着这几个字,我们说过佛家道家儒家都喜欢用水来做比喻,有的人可能觉得儒家好像不怎么用水吧?你错了,孔子每临大水必观之。所以,儒释道都喜欢这个水,到底喜欢水什么啊?
其实就是水的秉性,当然有人会说,这个秉性你不让它那样他也是那样,对!但是,我们人是复杂,我们可以控制,就看你学习不学习谁的这种性质了。
前面的话不多解释,大家都能看懂,我就解释其中我们要怎么修行,怎么做?就是后面的这句话,“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水居善地,怎么居善地?
不去高处在底处!
我解释出来就不多扩展了,大家自己思考,如果理解不了再交流。
水心善渊,怎么善渊?
就是有容乃大!
水与善仁,怎么善仁?
就是博爱大众,利人。
水言善信,怎么善信?
就是像潮水一样准时。
水正善治,怎么善治?
就是内心公平不偏。
水事善能,怎么善能?
就是水可以调和五味。
水动善时,怎么善时?
就是波澜不平,随波起伏!
这就是修行!
如果如此修行,不患得患失,不问为什么,一切皆聚有福之人!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
各位老师六时吉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