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之相生也”,有和无是互相伴生的,有有才有无,有无才有有,两者是互相相对的。无会生有,有也会生无,这是老子告诉我们的哲理。
其实这是一个长久以来众说纷纭而又莫衷一是的复杂问题,就好比人们常问的一个问题,究竟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01
有与无,彼此互为因果,相生互变,互为相灭。重点在于相生的“生”字,而传统文化中也多采用生的一面,极少采用灭的一面。
《道德经》: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意思是说,人们通过对已“有”的物体(木头、黏土、土石)进行加工制作,创造出了“无”东西(车轮、器物、土坯房),并对这些新东西进行适当的“无”处理(挖空车轮、挖器物、凿户牖),又衍生了新发展空间、新的用途(车、碗、屋子)。
加工组合是一种创造,减损剔除也是一种创造,这就是有无相生。
类似地,《庄子》的寓言故事中,曾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他的朋友惠子种了一个葫芦,等到成熟的时候,发现葫芦太过于大,既不能舀水也不能盛米,什么用处都没有。
庄子听了后,笑着说:为什么一定要把葫芦劈成两半,何不系在腰间,浮游于天地?
庄子和惠子的谈话中,其实是两种看世界的方式:有用和无用。我们都习惯用惠子的方式来看世界,评判周遭,如此一来,我们所拥有的大多数是为我们所用的东西,我们大多时候对一件事的简单看法是:“这有什么用呢?”然而,人生的境况,纷繁复杂,岂能简单地用“有用”去评判世事?
南怀瑾先生在解释“有无之论"时说,有无之间互为因果,如一呼一吸之自然往复。因此老子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与有本是一体同源,本无是天地的原始,妙有是万事万物的来源,因作用与现象不同,所以从无名之始到有名之际,必须各以不同的命名加以分别。
可以说,《道德经》中的“无中生有”,是揭示了事物发展规律,万事万物都是由无到有的。当你理解了“无”和“有”,搞明白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便能明白万物规律,也就懂了天道规律。
02
理解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有”“无”智慧与境界是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问题。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一直影响着很多人,书中很多内容,更是有很深的“玄机”。
比如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把假当真,则真的便成了假的;把没有的视为有的,有的也就成了没有的。
能把真假、虚实理解的这么透彻,不得不说曹雪芹非常具有佛性,因为一切的真假、虚实,全部都是一种假相。
正如王希廉在《红楼梦总评》中所写:“读者须知,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不是真,假不是假。"
这副蕴含哲理的对联是对读者在翻阅《红楼梦》时的一种警示,也是对人生的慨叹。
提醒我们,当我们把某些假的事物当作真的事物来看待时,同时也就将假当成了真。这就如同很多人追求物质层面满足一样,人们拼命的把物质当作真来看待,就会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追求,认为后者毫无意义,可恰恰是看似无用的精神追求,才是“真”。
真假有无,总是相对而言的,有时相生相灭,有时让人恍惚,但生命就是如此。
下面有段禅师的问与答,有时说有,有时说无,答案看似不同,其实只是从人们不同的程度或层次来体会不同的问题而已。
一智藏禅师住在西堂,有一个在家信众过来参学听禅。
他请教智藏禅师:“禅师,究竟有没有天堂地狱呢?”
智藏禅师答:“有。”
在家人一愣,又接着问:“那么有佛、法、僧三宝吗?”
他接着问了好多事情,智藏都回答说有。
在家人很困惑,迟疑地说:“大师是不是说错了?”
智藏禅师问他:“你之前曾经参拜过哪位大德吗?”
他回答:“是呀,我曾经参拜过径山大师。”
智藏禅师问:“径山跟你是怎么说的?”
在家人答:“他说我刚才问的一切都没有。”
智藏禅师笑了一下,问:“你有妻子吗?”
在家人说:“有呀。”
智藏禅师又问:“那么径山和尚有妻子吗?”
在家人很吃惊,说:“当然没有,出家人怎么会有妻子呢?”
智藏开示他说:“所以径山和尚说没有就可以,你说没有就不可以。”
在家人听了,觉得恍然有所悟,向智藏禅师礼谢而去。
读过这段对话,我们是否心有所悟呢?其实,人不必太过偏执于一时的“有与无”“舍与得”,因为凡事都没有绝对与恒久不变。
一位动物心理学家研究动物与人的心理上有什么不同,最后得出结论:人会因为“无”而不开心,会因为“有”而不满足,动物却不会,在它们眼里没有“无”的存在,只要“有”就会知足常乐。无时随性,有时惜福,人生便会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
03
有三个和尚要出门化缘,出门前师傅知道这天将有大雨,并分别给他们东西,一个给了一把伞、一个给了一根柺杖、一个什么也没给。晚上三个和尚回来后是三个不同结果:
有伞的因雨大,全身湿透;有拐杖的因指望拐杖,脚踏不实而扭了脚;什么都没有的既没淋到雨,又没受伤,他因为没伞,躲在人家的屋檐下避雨,又因为没拐杖,所以他走路踏实缓慢。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说明了有时候的“有”,不一定是好事,它会使人产生依赖感,失去进取心,一旦遇到危机就会茫然,没有方向,甚至堕落。有时候的“无”也不一定是坏事,它会使人励志,不畏艰难,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在困难面前知道怎样面对,能吃苦耐劳。
同时这些故事也提醒了我们在条件好时要有未雨绸缪的思想,处在困境时不要泄气。其实遭遇困难,往往是鲜花盛开的前奏。不是吗?
现代社会中,我们耗费一生,总在追求各种“有”,并且从不知足。从“房子”到“车子”到“票子”,从无到追有,几十年的光阴,却一直在为这“有”上而奔波,而这种“有”的快乐却从未超越爱与心灵平和等带给我们的美好。
而我们为什么还拼命去追逐这种那些过多的“有”?基本的“有”是为了实现基本的“无”,过多的“有”会得到过多“无”。此时,“有”反而是为了转化为“无”。
周国平先生在他的《自我二重奏》一篇散文中写道:“有时候,日常生活的外壳仿佛突然破裂了,熟悉的环境变得陌生,我的存在失去了参照系,恍兮惚兮,不知身在何处,我是谁,世上究竟有没有一个我?”
可以说,人性就是一个不断追求“有”,后面又不断失去“有”的过程,然而觉悟的人可以看到“有”是相对的,而“无”是绝对的。
“无”不是没有,而且无限的“有”,也就是说“无”就是无限,只有你存在于“无”的状态,你才能容纳所有。
我曾无数次思考,我的人生理想是什么?是无欲无求,游迹江湖?是站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浇灌心灵?是从*治理,服务百姓?
我一直在摸索,一直在砥砺前行,不管我做什么,我会磨练“有无”心境,拿捏好“有无”辩证之度,我也始终会坚持在万事万物中寻求真理与人生意义。
声明:图文章来源网络,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内容仅供参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