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福乎?行福乎?得福乎?
要得福,先行福。要行福,先知福。
1、《道德经》介绍《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字,乙本为字(外加重文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字(外加重文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字(外加重文字)。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字。2、《道德经》是一部什么书关于《道德经》是一部什么书说法各异,是一部哲学书、是一部科学书、是一部经书、是一部法书等等等等很多说法,都能举出许多证据,讲出许多道理,但是都不准确,都不全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是因为《道德经》是一部全书,内容太广泛,太大。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去理解它各有各的道理,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得出各自的结论,所以自古以来争论不休。我认为:《道德经》是一部科学理论书,是一部揭示宇宙万物---道、天、地、人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规律和规则的科学理论书。全书老子通过揭示宇宙万物---道、天、地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规律和规则,来揭示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规律和规则。老子《道德经》的论证方法是以“道”论“德”,以“物”论“人”。因此老子的《道德经》大多章节都用的是举例、列举、对比等写作手法。与先前道家的理论《易经》对应《老子》应该叫《道经》更加准确。《老子》全文就讲了一个字“道”,就是论“道”,我认为《老子》书名应该叫《论道》更加精准。全书老子通过论天之道、论地之道、论道之道,来论人之道(德)。因此说《老子》就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书。《老子》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本源、宇宙万物的组成和产生、宇宙万物的变化发展规律、人和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规律。3、《道德经》的出处相传,公元前年老聃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辞旧职。辞官归隐,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被当时函谷关守关官员关令尹喜强留住,要求老聃(dān)写了他的著作才让他出关,老聃在函谷关写了《老子》,于是李聃才得以出关。《老子》是李聃一生心血的著作,不可能在函谷关短短的时间写就,另外根据老聃的性格,在关令尹喜的逼迫下老聃是不会给他写《老子》的,就是写也只是会给关令尹喜草草写上几篇文章敷衍了事,而不会给他写如此大作,所以说《老子》是被关令尹喜逼迫下写的,是不合理的。我个人认为:《老子》的问世,完全是由老聃设计好的,他看不惯当时的周王朝,他的思想与当时的周王朝格格不入,老聃的思想只有百姓喜欢,当时的君王不喜欢,官吏们不喜欢,儒家不喜欢,释家不喜欢,就连自己的道家也不喜欢。李聃太了解当时的统治了,如果他的书《老子》问世,他深知一定会引起一场很大的争论,甚至会引来杀身之祸。李聃的思想和性格决定,他又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这样就断定了他不会把《老子》自己公著于天下的。于是他选择了关令尹喜,因为他了解关令尹喜认同自己的思想,选择了由尹喜将他一生的心血《老子》公著于天下,自己选择了隐居。作为老子的为人和思想,他不可能让关令尹喜受到牵连,所以这才出现了老子被逼写下了《老子》,实际上应该是为了找关令尹喜,李聃才来到了函谷关,而不是西游才来到函谷关。西游秦国,到达函谷关,完全是李聃的设计,为了不让关令尹喜受到牵连的设计,自己却选择了隐居。如果《老子》是在关令尹喜家写的,《老子》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疑问,这么多的玄妙,这么多的不理解。关令尹喜会给大家解释清楚的。这恰恰证明了当时的关令尹喜也是第一次见到《老子》这本书,可是他也没有时间来问李聃,李聃就无影无踪了。4、《道德经》是一部以“道”论“德”的书《道德经》的第一部分是总论。总论是从第一章到第十四章,概括的论证了“道”与“德”。用第12章、处世观,第13章、人生观,第14章、世界观,用这三章做了总论的概括和总结,完成了第一部分总论。《道德经》的第二部分是论规律和原则。论规律和原则这一部分是从第15章、道的性质开始到第42章、道的产生过程结束,用了27章来论“道”与“德”的规律和原则;《道德经》的第三部分是论作用。论作用这一部分是从第43章、道的作用开始,到第56章、得道方为天下贵结束,用了14章来论作用;《道德经》的第四部分是论方法,论方法这一部分从第57章、以道治国的方法开始,到第76章、用道做人的方法结束,用20章来论方法;《道德经》的第五部分是全书的总结,总结这一部分是从第77章、道者用天之道规范人之道开始,到第八十一章、最理想的道结束,用了5章对全书进行了总结,最后落到最理想的道是“利而不害”是天之道,“为而不争”是圣人之道,完成了全书的论述。从最后一章也可以看出,老子《道德经》是以“道”论“德”,以“物”论“人”。因此我认为《道德经》不能分成上下两篇,即上篇《道经》和下篇《德经》。在道德经中老子没有用过一个“道德”的词组,所以老子论的是“道”,是以“道”论“德”,而不是论“道德”。《道德经》是一篇宏大的论文,而不是老子的语录,与孔子的《论语》完全不同,孔子的《论语》就是孔子的学生收录的老子的语录。作为论文从头到尾都有严格的论证关系,作为论文就必须要有总论和分论,以及最后的结论。因此我把《道德经》按照论文的形式,分成了五个部分。与将《道德经》分上下两篇相比,好像更符合老子的思想。这样也更有利于大家对《道德经》的理解和感悟。5、《老子》与《易经》老聃虽然属于道家,但是和当时的道家思想是有所不同的,《易经》是道家的经典,通篇讲的都是阴阳,阴阳是《易经》的灵*,可是《老子》中只有一处讲到了阴阳,《易经》的阴和阳是可分的,阴是阴,阳是阳,阴和阳是辩证统一的,但是《老子》中的阴和阳是阴阳相抱,阴和阳是不可分的,没有单独的阳,也没有单独的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易经》中的阴和阳是单独的,《易经》主要通过卦象来讲人生,《易经》是通过占扑来指导人生。可是《老子》全篇没有讲过占扑和卦爻(yáo)的方法,这充分说明了《老子》与《易经》的观点是不同的,思想是不同的,方法也是不同的。《老子》中关于万物的本源是道,万物都是由道所生,道是万物之母。可是《易经》中当时的道家认为万物的本源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相化相生。周朝当时奉行的是五行学说,所以老子的理论与当时的五行学说完全不同,这在当时是杀头的大罪。《老子》问世以后,道家就逐渐分成了两派,一部分人认同《易经》以代表人物周文王为代表的人。一部分人认同《老子》比如以庄子、王阜、汉桓帝刘志、唐武宗李炎。直到《老子》问世后的战国中期,庄子(约前-前)的出现,才真正使老子的思想得到传承。从汉桓帝-刘志(年-年1月25日),才得到了国家的认可,《老子》的思想开始推广,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一直到了唐代《老子》的思想才发扬光大。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到唐代唐武宗,本名李瀍,后改名炎(公元年7月1日―公元年4月22日),唐武宗重视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佛教、景教等。故在佛教史上列为三武灭佛的其中一位称号武字的君主,史称会昌灭佛。唐武宗尊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到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年3月21日-年11月14日),宋代尊孔崇儒,但也学习老子的思想,宋代加封号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其道教尊称名称为“太上老君”,亦被尊称为“混元皇帝”,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从历史上看《老子》问世年后才被道家一些学者(庄子)认可,到多年后的汉桓帝-刘志才被国家重用,到年后唐代唐武宗-李炎才得重视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佛教、景教等,使老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才得到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