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新文學中華經典道德經譯介之一總
TUhjnbcbe - 2021/8/2 13:58:00
白癜风介绍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96020.html

《新文學》中華經典

《道德經》譯介之一

林靜魏碑《中華經典》

林靜篆書《道德經》

吳路《老子騎牛圖》

(圖片來自網絡)

編者按:老子五千言字字珠璣,彰顯崇高的人性與事物原理,是超越時空的人文寶典。本期《道德經》譯介原文依據並節選自趙孟頫書錄版。

趙孟頫小楷《老子》

(節選,圖片來自網絡)

《道德經》第一至第九章及第二十五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前後之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乎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矣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林靜楷書《道法自然天地人和》

目錄

一、導言——葉如鋼

二、關於老子“道即是物”的思想——黃鳳祝

三、《道德經》第一及第二十五章英譯及隨筆——葉如鋼

四、《道德經》第一及第二十五章英譯及隨筆——楊秀波

五、《道德經》第一至九章和第二十五章英譯及隨筆——楊中仁

六、《道德經》第一、二、八及第二十五章英譯及隨筆——何艷

七、《道德經》第一至九章和第二十五章英譯及隨筆——高緒華

八、《道德經》第一及第二十五章英譯及隨筆——樊功生

(按收稿先後排列)

一、導言

葉如鋼

這次主持《道德經》譯介系受林靜主編委託,第1至第9章和第25章也是林靜主編所選。我特別邀請了哲學教授黃鳳祝博士撰寫他對《道德經》(特別是第1和第25章)的詮釋和解析。英譯《道德經》很挑戰,可以說是高難度的。好幾位水準很高的譯界朋友這次本來也打算賜稿,但出於謹慎最後放棄了。所幸徵稿(包括邀請徵稿)彙集到了五位譯家的精彩翻譯,加上拙譯共有六種翻譯版本;其中有三位譯家翻譯了所提供的全部十章。此外,各位譯家都寫了翻譯隨筆。(楊中仁教授的隨筆實際上是一篇關於翻譯《道德經》的完整文章。)

老子(老冉)的著作《道德經》寫作於百家爭鳴的先秦時期。全書約五千字,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是東方哲理和智慧的最高經典。《道德經》自古被稱為“萬經之王”,在世界範圍也享有崇高聲譽,極為著名,影響廣泛深入。《道德經》的原理和智慧是沒有時代局限的,在各個方面、領域和層次都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尤其是可以指導和啟發我們在紛紜亂象中看清本質,在謬誤氾濫或誘惑逼近時洞察、保持清醒,在險惡突顯或潛伏時掌握主動,高瞻遠矚、堅韌奮進,“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從我見到過的一個列表來看,《道德經》已經有很多個英譯版本。但我相信翻譯出新的版本仍然會很有價值,不同的新版本之間比較也會給讀者提供更多的閱讀體驗。《道德經》有其深奧與詮釋上某些分歧的可能性,理解和分析上可以不斷努力,以至於期望達致更為深入、更為精准、更為全面。翻譯文本的英語表達也可以有新的創意和精益求精。這次的六個翻譯版本有哪些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還有待各國各地翻譯方家和所有讀者們評判。不論如何,我為這六個版本裏的努力點贊。

葉如鋼,數學家、詩人、翻譯家,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終身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長江講座教授,曾任德國波鴻大學終身教授。業餘寫詩、譯詩。嘗試過多種詩寫風格。翻譯過英語、德語、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和瑞典語詩歌。《第三只眼之詩人沙龍》和《雅典學院(葉如鋼翻譯交流平臺)》創辦人和主持人,擔任《加拿大海外作家協會》名譽會長、《詩人名典》顧問和《全球詩人藝術家月刊》首席副總編輯等。

二、關於老子“道即是物”的思想

黃鳳祝

老子是一個唯物論者。他認為,物即是道。道不是一種理念、精神,而是一種物質。物即道,物先於名(意識概念)存在,然後產生理念(名),理念是由人的意識創建出來的(名)。人是宇宙四大中的一大,是最後產生出來的。人產生後,才開始為物命名,區分事物,認知宇宙。這種觀念,在老子《道德經》第一章和第二十五章中,有明確的闡述。

現在我們看看這兩章是如何論述。

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我對第一章的解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的“道”“名”兩字各有其義。第一個“道”用作名詞,指向客觀的存在物;第二個“道”用作動詞,指向主觀的行為。“道”在這裏可以解讀為言說或道路。第一個“名”亦是名詞,指向人為的概念;第二個“名”是動詞,指人為物給出名稱(概念)的行為。

如果把“道”解讀為“言說”,則“道”和“名”變成同義。兩句話均可解讀為:可以言說的話,不是普遍的概念,而是一個特殊的概念。

如果把“道”解讀為“道路”,則這兩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而不是重複講一件事。“道可道,非常道”可以這樣解讀:一條可走的道路或一件可做的事情,都是具體的、特殊的道路或事件;而普遍的指向或理念,是無法具體實踐的。常道,即普遍的理念,是順應自然發展而形成的,不是人創造出來的,人只能理解,但是無法用實踐去完成。正如第二十五章所指:道法自然。道是自生自滅的,一切皆不可勉強。

“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解讀為:一切可以命名的、下定義的概念,都是特殊的概念;普遍的概念(常名),是無法下定義的。

“常道”是對物的稱呼(隱喻),給出和指向最高的理念(常名)。常道不是一種特殊的理念(具體的名稱),而是對物的普遍名稱。物或常道的理念在自然中自在自為地存在,不是人思想或意識的產物。名是人對道的理解而獲得的概念。常道的普遍顯示(純粹的道、普遍的概念)可以被人的意識理解,但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語言的局限性),不可以用語言下定義。只有常道的特殊顯示,常道成就的事件,才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

混沌初開時,物已經存在,但是沒有名稱,只有人的出現、意識的出現,事物才被命名,即給予名稱。有名或無名,其實都是一件事(注:在《聖經》中,上帝是通過命名而創造物。與老子的觀點相反)。從常無的存在(自然普遍的無,純粹的無),人(意識)觀看到物的奧妙。從常有的存在(自然普遍的有,純粹的有),人觀看(理解)到自然的門徼(事實)。有名與無名(有與無,純無和純有)同義,是同一個出處,但是在人的意識中名稱不同。這是一種形而上學的現象,是非常奧妙的事實,也是理解世界的唯一門徼。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明確指出道是物的名稱,是人為物命名的概念,指向物的存在。道天地人,是由物分化出來的概念。道天地是客體,沒有意識;人是主體,是意識或精神。人是天地良心,道德之心。德是道給出的事物。

第二十五章(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對第二十五章的解讀:

在天地存在之前,物已經存在。物存在的狀態是混沌不分,即沒有分別的。物的存在無聲無形,獨立存在且永不改變,反復運轉而永不停歇。物孕育了天下萬物。人不知道它的名字,稱之為道,勉強叫它為大一(物即是道,大一就是物)。大一周行而不殆,在往逝、遠去後,必然會反復。所以在宇宙運行中,大一包含了四個領域:即道一、天一、地一和人一,人是其中之一。人受到地的規範,地受到天的規範,天則受到道的規範,道效法自然的法則運行。

結論: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指出物是萬物的本源。又說,“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明確指出,物即是道。

又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人受到天地的約束,天地受到道的規範,道是自為自在地存在。

上述文本,證實老子是一個唯物論者。物即是道。道不是一種精神,而是一種物質。物即是道,先於名存在。物(道)產生了生命、意識和精神。

中國文化中“道理”和“道德”這兩個概念,受到老子思想的影響。在道理中,道先於理,規範著理。而在實踐中,有兩種得:物質的得和精神上的得。精神上的得,就是道德。道規範著的得,用物質的得,來成就精神的德。

年2月2日,波恩

黃鳳祝,福建晉江人,-年在菲律賓國立大學攻讀物理學;-年在南德塑膠中心學習;-年在德國慕尼克大學攻讀哲學、*治學和漢學專業,年獲得慕尼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德國科隆大學中國現代文學與哲學系和上海同濟大學歐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香港《明報月刊》專欄作家,藝術策展人和藝術評論家。

新文學社

《新文學》雜誌編輯部

社長、主編

林靜

本期主持

葉如剛

《新文學》投稿郵箱及欄目編輯

詩歌:lihua

.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文學中華經典道德經譯介之一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