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至善“无”善,至德“无”德。
这里所说的“无善”“无德”并非是没有,如果误解了这句话中的“无”就是没有,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里的“无”是指不执着于表象,因为真正的善良不存在于伪善的表象之中,真正的德行也不在于那些展现于外的仁义教条之内,因为最纯真的境界,都在那些表象背后的本质之中。
世俗之人总是习惯性地以感官去察觉事物,而缺乏用心去体悟以及判断问题,就好像我们总是用眼睛去看东西,总是用耳朵去听东西,但是大多数时候却缺乏了用心去感悟世界。
正是因为这样一个错误的认知陋习,使我们在潜意识之中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凡事更注重显现于外的“相”,而缺乏机缘去看见那些存在于实质的真实。
在这样的错误下,我们忽略的不仅仅是事物的内在本质,有的时候甚至还会颠倒事物的是非黑白,过分地将那些表现于外的事情当做真理,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更犯了凡事只看表象的问题。
所以说人生至善无善,至德无德,最高的善与德行都不在事物的表象,而在抛开表象的事物本体之中。
就像《道德经》之中有一句话,叫: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上德的人不自以为有德,所以才是有德;下德的人有心施德,所以就没有德。
当一个人将自己的心思执着于事情的外向时,其实就已经偏离了事物的本质,只有内心不执着外相,才能通达最纯粹的境界。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好像一个人的德行和善良,人生善良的最高境界不是自以为善良,而是发自内心的去帮别人解决苦难,如果一个人为了善良去善良,那么他的善良就会带有私心,这种善良也会重点的表现于形式,
就像生活中总有很多伪善之人,有许多伪善的行为骗取别人对他的信任,这样的行为均是背离善良的初心本身。
又好像关于德行这个问题,真正的德行是存在于内心的淳朴状态,如果德行需要显现于外,呈现出表象的时候,需要用标准去衡量,便成了儒家提倡的仁义,但是当这个教条存在的时候,就已经背离了至高德行的本身。
二、
《庄子》之中有这样一番话,用来形容这种状态非常恰当。
庄子说:在集市上踩了陌生人的脚,就会为自己的粗鲁而道歉;如果是踩在兄弟的脚上就无需道歉,只要“哎哟”一声表示歉意就可以了,如果踩在父母的脚上,那就连“哎呦”也不必。所以说最大的礼就是视人如己,不看做是别人。最大的义就是不把物当做异物而当做自己一样,最大的智是不用算计,最大的人是不分亲疏,最大的信用是不用*金作抵押。
当我们踩了陌生人的脚之后,会为自己的粗鲁而道歉,但是踩了父母的脚多数人都不会选择道歉,这并不是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教养,更不是因为不尊敬和孝顺父母,恰恰是因为和父母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亲密到不需要用礼节去约束彼此的行为。
所以说“最大的礼就是视人如己,不看作是别人,最大的义是不把物当做异物,而当做自己一样”,不再仅仅追求停留于表象的形式,一切通达最自然最本真的状态之中,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不需要外在的条条框框去约束什么。
正如《中庸》之中有一句话说:“率性之谓道”,人生依照淳朴本性而行便为大道的境界。在《淮南子》之中也有一句话说:“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依循本性而行事就叫做道,得到它的天性就叫做德。
可见道与德的最高境界,都在率性而为的淳朴本性之中,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才为至道,这是道的境界,更是人生智慧的根本。
佛家有一句话叫: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不以表象为事物本质的时候,才能通达事情的自然根本,但是世俗之人却有一个最大的弊病,就是凡事只看表象。
就好像很多人在生活中看待问题的时候,从来没有从事情本源去判断问题,只是依照事情的表象对问题做出自以为是的判定,如同盲人摸象一样,抓住象的耳朵就以为这是扇子。
正因为我们总这样粗浅地看待问题,所以导致自己时常不能通达根本,一个人连问题都认识不清楚的时候,哪里谈得上一眼看透本质,抓住事情根源去妥善解决问题呢,最后不仅因这样的错误给别人带来痛苦,也让自己误入歧途。
对于人生来说,不管是于人还是于己,活着的最高境界就是活出最纯粹的东西,不在意表象,一切返璞归真,恢复到最质朴最纯洁的状态之中,不以表象去观察事物,不将自己的心思执着于表象之上,这样的人生则会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更会塑造不同的福报结果。
作者
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