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道德经道可道篇详解附更正楚简老子
TUhjnbcbe - 2022/11/3 21:51:00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以观其眇(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可以讲述出来,道不是永恒的(它普遍存在,它在变化、发展)。这个道可以用个名词来解释它,“名”不是长久的(认识在不断更新)。

万物初现时是没有“名”来解释它,用“名”来定义万物是人的认识(需要、欲望)。所以经常没有欲望的用来探查他的快乐,经常有欲望的用来探查他的需求。

无欲、有欲两者同出于欲望,名不同却讲一件事,深远又深奥啊,是了解人本身的大门。

释义:需要(欲望)的规律与法则、运动与静止

什么是道?

道是老子总结出: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需要,万物的需要(人扩张为欲望)具有一定的规律、法则;道是万物存在的基础,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道是人认识总结的认知,因此有局限性;道是层层递进的,具有发展性。

道是以人的需要为起点逐步扩展成欲望后认知的法则。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环境里认识到需要的获得是有法则(条件)的,在生活中不断的总结认识,提炼出人类社会自己的秩序(规矩),逐渐形成人的道德与法则,遵从道德、法则自我约束、促进人类运用规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方向。

人类有序发展自己需要的同时,法则必定要实时更新。道的认识在不断的再认识,不断的运动变化,不断的总结认识。道与名在扬弃下不断发展,道在增长,名在变化。老子的道是在探究人性多变的根源,老子认为人的需要(欲望)同万物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是有一定的规则、法则来约束或促进的,人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道路。

老子的“自然”如同一个法则的创立者,开天辟地哺育万物,天下万物依照自然的规则运行。道是可以认识它,能运用它,但它又在变化。人的欲望是多变的,在一时、一天、一季、一年随着人的需要或生或灭,有时是一瞬而生,有时是“欲”藏千里,但是又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人的欲望。欲望是人类生存需要的根源,人对衣食住行及在社会中不同位置(即人在社会中的多重角色)反应出的喜怒哀乐在得与失之间反复,这些反应或独立产生或复合产生造就了人生百态。

人从出生之始欲望就伴随一生,由简单的生长欲望到占有一切的欲望。眼看到的,手能抓取的,甚至是听到的都能产生反应。欲望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无限扩展,欲望的粘性触角无限延伸,一路扩展,认知世界、认知自己成了人类发展路上的必要过程,掌握认知运用法则创造未来成了终极梦想,体现了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强大力量。什么东西有利或无利甚至伤害于人,就有了知识积累的传递——名(语言),就有了对物质的命名,便于信息传递、刻写记忆,加快人类成长,这就是人类能成为万物之王的力量,找出发展规律规范人类的行为,用法则约束和促进人类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欲望促使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认识,在生活中用最佳的获取方法维持生命的延续。

我们可以给某种物质现象或精神(意识)现象下定义,用人类创造的字词——“名”来说明它的存在(实)与消失(虚),随着物质转化“名”的定义也在不断更新,水的形态在液态水、气态蒸汽和固态冰之间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有了水至柔水至强的功用性认识,体现了人在自然中掌握自然运用自然的有为与无(亡)为。

老子的“无”不是空泛的没有,是人的行为动作,人在欲望支配下的劳作、建立、创造都是为了人的“有”,人的消除、消灭的“无”的行为也是为了“有”,一“有”而有三方面:一种是有利人的维持持续;一种是伤害人的铲除消亡;一种是无利也无害的放置,这是人的欲望支配的最基本行为,也是古人认识的人与自然最简单相处的观点,为人的欲望服务,要么保留加强,要么消除衰弱,要么放置以待发展。今天我们认识到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保持、改善、加强自然环境贴合人类的发展,为人的“有”提供有利条件。

老子的“无”是一种为了“有”而实施的辅助行为,“无(亡)”不是没有,而是控制、解除。故恒无欲以观其妙的“无(亡)”用没有来解释就背离了老子探究的根源,万物都有欲望(物质在形成机制的推动下,外在表象与内在本质都占有一定的时空和反应),物质无欲就没有了存在的可能,无(亡)欲是降低欲望,保持最基本的需要,欲望是发展的,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

“亡为”为利有,是万物产生的开始,如同讨论宇宙的起源,是‘奇点爆炸说’还是‘两物碰撞说’,都是爆炸的“亡为”。“有为”为建立,细微之物在旋转中聚合,分分合合在混沌中交织杂糅,孕育生命,“有”建立在“亡”的基础上。用种植小麦来简单说一下古人的感受,到了种植的季节(为有),翻开土地(为亡),埋入种子(亡中生有),种子发芽(是有),浇灌施肥(有为),去除杂草(亡为),麦子成熟(是有),收割麦子(是亡),获得小麦(是有),食用小麦(是亡)。无中生有,有中生亡,连续不断的动作都出自人的欲望,如果在某个环节上欲望改变了方向,小麦的收成就成了‘亡’,得失就有了多、少、大、小。

恰当地运用欲望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反之是自我毁灭。欲望是人的言行动作的发源地,是大脑活动的基石,欲望犹如人心里盛开的妖艳之花,生存需要就是培植它的沃土。人的行为语言在欲望地催动下千变万化都在表达一个目的——利的占有与分配,是利己还是利于他人乃至利于天下,就有了士的上中下的认识,就有了圣人的“自私”,就有了人的欲望衍生的桥梁性工具——语言(生命的养育、学识的传承)、行为(采集到种植、维持到创造)的“有为”和“亡为”。“亡为”是实事求是的实践,在实践中解决“有为”路上的困难。

欲望要贴合实际,人有远大目标,远大目标也是从基础做起。拴住欲望,套上笼头,把好缰绳,让欲望成为弛聘的良驹,人生才能有其眇(妙)。

附更正楚简《老子》内组合字,()同字,[]简残无字或脱文。

甲:

绝智弃卞。民利百伾。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为弃虑。民复季子。三言以为事不足。或命之。或唬嘱。见素保朴。少私寡欲。江海所以为百浴(谿)王。以其能为百浴(谿)下,是以能为百浴(谿)王。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詀。以其不声也。故天下莫能与之声。罪莫厚唬甚欲。咎莫佥唬欲得。祸莫大唬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亘足矣。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弗发。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长。古之善为士者必非溺玄达深不可志。是以为之颂:夜唬奴冬涉川。犹唬其奴畏四喧。敢唬其奴客。还唬其奴懌。屯唬其奴朴。坉唬其奴浊。笃能浊以宁者将舍清。笃能牝以迬者将舍生。保此道者不欲当呈。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是以圣人亡为。故亡败。亡执。故亡遊。临事之际。慎冬(终)如懙(始)。此亡败事矣。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专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道亘(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为。为而欲作将貞之以亡名之朴。夫亦将知知足以宁。万物將自定。为亡为。事亡事。未亡未。大少之。多惕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亡难。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亡之相生也。难惕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型也。高下之相浧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是以圣人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怠也。为而弗志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道亘(恒)亡名。朴唯妻天地弗敢臣。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也。以逾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安(焉;如)诒折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知止。所以不诒卑道之在天下也。犹少浴之与江海。有状蟲成。先天地生。敚独立不亥。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壬(从虎壬声,人。下同)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返。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安(焉)。王位一安(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之间其犹橐籥與(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至虚亘(极)也。守中笃也。万物方作。居以顾復也。天道员员。各復其堇(根)。其安也。易持也。其未筄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叛也。其几也。易践也。為之於其亡有也。绐(治)之於未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台[起於垒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闭其兑。赛其门。和其光。迥(同)其慎(尘)。畜其珍。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足。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可(衍文)不可得而賎。故為天下贵。以正之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壬可(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期韦(卫)。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慈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慈彰。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亡为而民自傔,我好青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蛆虿虿蛇弗惹。攫鸟猛兽弗寇。骨弱筋柔而捉固。未知牝戊之合昜怒。精之至也。终日唬而不忧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賹生曰漾。心使气曰犟。物藏且老。是谓不道。名与身笃亲。身与货笃多。与笃病。甚爱必大弼。宸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怠可以长久。返也者。道[之](脱文)动也。溺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万物生於有生於亡。持而盈之不不(衍文)若己。湍而群之不可长保也。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贵富骄自遗咎也。功述身退。天之道也。

乙:

绐(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是以早备。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亡不克。亡]不克且莫莫知其亘(恒)。知其亘(恒)。可以有郕。有郕之母(谋)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学者日益。为道者日員(yun)。員之或員。以至亡为也。亡为而亡不为。绝学亡忧。唯与可相去几何。美与恶相去可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宠辱惊[可谓贵大患]若身。壬所以有大患者。为壬有身。及壬亡身或可(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宅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去天下矣。上士昏道仅能行於其中。中士昏道若昏若亡。下士昏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为道矣。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孛。迟道如纇。进道若退。上德如浴。大白如辱。至德如不足。建德[如俞。]质贞如愈。大方亡隅。大器曼成。大音祗声。天象亡型。道[......]闭其门。赛其兑。终身不务。啓其兌。赛其事。终身不来。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巧若拙。大成若诎。大直若屈。喿胜苍。青胜然(蓝)。清清为天下定。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兑。子孙以其祭祀不屮。修之身其德乃贞。修之家其德有舍。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奉(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壬可以智天[下。然以此。]

丙:

大上。下知有之。其即亲誉之。其旣愄之。其即敄之。信不足安(焉)有不信。犹唬其贵言也。成事述工。而百姓曰;我自然也。故大道发安(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焉)有孝慈。邦家缗[乱]安(焉)有正臣。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坪大。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淡,可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声之不足睧而不可旣也。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曰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笼为上。弗美也。敢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故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卞将*居左。上将*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故杀[人众]则以悲位之。战胜则以丧礼居之。

(楚简最后的一段文字与前文重复,是修正前文错误,但以‘無’换‘亡)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圣人無为故無败也。無执故[無遊也。]慎终若始则無败事。喜人之败也。亘(根)於其虘。成也败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復众之所祸。是以能榑万勿之自然而弗敢为。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德经道可道篇详解附更正楚简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