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道德经第54章善抱大道
TUhjnbcbe - 2022/12/2 22:06:00
怎么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http://m.39.net/pf/a_4359077.html
老子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善于建树的人一旦有所建树就不可拔除,善于抱持的人一旦有所抱持就不会脱掉。如果子子孙孙都能遵守“善建”、“善抱”的道理,后代的烟火就不会断绝。把这个道理贯彻付诸到自身,他的德就是真实纯正的;把这个道理贯彻付诸到一家,他的德就是丰盈有余的;把这个道理贯彻付诸到一乡,他的德就会受到尊崇;把这个道理贯彻付诸到一国,他的德就会丰盛硕大;把这个道理贯彻付诸到天下,他的德就会无限普及。所以以自身的修身之道来观察他人,以自家观察他家,以自乡观察他乡,以自己的国家观察其他的国家,以自己的天下观察别人的天下。我凭借什么知道天下的情况呢?就是用的这种方法。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突出了“修”和“观”的意义。修指的是修身,这是一切事业的根本。只有身修好了,才可以把这种德扩展到一家、一乡、一邦,乃至整个天下。观就是观察推测的意思。天下所有事物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所以从己身可以推知他身,从己家可以推知他家。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建”意为国家建立法律之意。“善建者”指的是善于立法的人。“不拔”意为动摇,拔不开脚步,也就是受法之禁锢不得自由的意思,老子提倡自然无为,反对任何对人禁锢的社会形式。“抱”意指聚拢;“善抱者”指的是善于聚拢徒众的人,在老子活动的时代,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是第一个“善抱者”(即聚徒讲学的人),老子不赞成聚众讲学的做法,所以一生没有收徒。“不脱”意为脱离不开自身,也就是不得自由的意思。我们都知道,儒家_卜分重视宗族的延续,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并把子孙对祖先的祭祀看作重大的事情。老子对儒家的做法不赞同,他提倡自然无为,认为子孙对祖先的祭祀是一种搅扰,也是一种破坏安宁的行为。在本章中,老子批判了以法治国和以“礼乐教化”治国的社会观。在老子看来,这些都是有为之治,都与自然无为的理念格格不入。老子通过批判这两种有为思想,进而提出自然无为的理念,主张用无为的道去修身、齐家、睦邻、治国、平天下。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人下,其德乃普。”“修”意为修炼,即使德成为个人修身、齐家、睦邻、治国、平天下的自觉规范“之”即到的意思。“余”意指富余。“长”即久远的意思。“丰”即五谷丰登,上古社会是农业社会,社会经济状况的好与坏,主要看农业的收成。在这句话中,老子主要讲如何用德来修身、齐家、睦邻、治国、平天下。老子在这里描绘了一幅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的图画,在这幅图画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然之间,关系都是和谐融洽的。所以,老子总结出来一个结论:以自然无为的理念修身,那么每个人都会变得纯真,这就消除了人心的险诈;以自然无为的理念齐家,那么家庭也会变得富裕起来;以自然无为的理念与乡邻相处,那么乡邻之间也能亲密和睦;以自然无为的理念治理国家,那么国家也能兴旺发达起来;以自然无为的理念治理天下,那么天下百姓都会获得自由。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在这段话中,老子讲了检验修身、齐家、睦邻、治国、平天下是否合乎自然无为之德的方法。老子认为,以修之身作为检验身的标准,以修之家作为检验家的标准,以修之乡作为检验乡的标准,以修之国作为检验国的标准,以修之天下作为检验天下的标准。这样,统治就会长久,天下就会安定。

王弼《道德经注》

固其根,而后营其末,故不拔也。不贪于多,齐其所能,故不脱也。子孙传此道,以祭祀则不辍也。以身及人也。修之身则真,修之家则有余,修之不废,所施转大。

以天下百姓心,观天下之道也。天下之道,逆顺吉凶,亦皆如人之道也。吾何以得知天下乎?察己以知之,不求于外也。所谓不出户以知天下者也。

巩固根本,然后再发展次要的、末端的,所以不能被拔掉。不贪多,能拿多少就拿多少,所以不会滑脱。子孙把这种道延续下去,以它来祭奠祖先,这种延续就不会断绝。这里是通过自己来了解别人。在自己身体范畴修道,就会表现为为人的真实、朴实;在家庭范畴修道,就会表现为物质的丰盈有余,修道不停止,所能产生的良好影响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

通过观察天下百姓的心思、想法,来洞察天下的道。天下的道,和人的道是一样的。问我如何知晓天下?观察自己来获知,不向外物去寻求。这就是为什么不出门就能知晓天下。

苏辙《老子解》

世岂有建而不拔,抱而不脱者乎?唯圣人知性之真,审物之妄,捐物而修身,其德充积。实无所立,而其建有不可拔者;实无所执,而其抱有不可脱者。故至其子孙,犹以祭祀不辍也。身既修,推其余以及外,虽至于治天下可也。

世界上哪里有竖起东西永远拔不掉、抱住东西永远不脱手的呢?只有圣人知道本性的真实可靠,了解外物的虚妄不真实,舍弃外物而修炼自身,他的德行就积累下来。根本没有竖起什么来,他的建立就不可能被拔掉;根本没有抱持什么,他的抱持就不会松动。这样的觉悟由子孙以祭祀的方式传承下来。在自身体悟了道,其原理推广到外部事物,连治理天下都是可以办到的。

天地外者,世俗所不见矣,然其理可推而知也。修身之至,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皆吾之所及知也。然安知圣人以天下观天下,亦若吾之以身观身乎?岂身可以身观,而天下独不可以天下观乎?故曰:“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言亦以身知之耳。

天地之外是普通人看不见的空间,但是那其中的道理也是可以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规律来推导出来。自身修道到了极致,以自己的身来体悟别人的身,以自己的家来观察别人的家,以自己的乡里来了解其他的乡,以自己的国家来认识其他的国家,都是我能够办到的。然而怎么知道圣人以天下来观察其他的时空范畴,如同我以自己的身来观察别人的身呢?不同身体的原理相同,那么不同的时空范畴的原理难道就不同了吗?所以老子说,我就以此来知道天下的样子。说的就是通过自身对道的体悟来知道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德经第54章善抱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