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哲学的开山始祖有两人,老子与孔子,两人都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在胡适先生在年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则指向老子,而在冯友兰先生的年的《中国哲学史》书中则认定是孔子。不幸的是:后来的国学专家或研究者,都花很多时间去辩论“谁先谁后”的老问题。而在年、陈鼓应教授发表论文《老学先于孔学》,终算让此重要的议题尘埃落定。从此以后、也许大家可以研究国学的如何站立在此21世纪与卷土重来的大方向。
胡适认为国学的始祖是老子
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的胡适,他曾受教于知名的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教授,此教授以“证据”研究古代哲学而闻名。回国后胡适也以此“证据第一”的方法研究古代的中国哲学。他于年2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而闻名。在书中他说:
“古代的书,只有一部《诗经》可算得是中国最古旳史料。《诗经·小雅》说: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
近来国外学者,也说《诗经》所记月日,中国北部可见日蚀。这不是偶然相合的事,乃是科学的铁证。《诗経》有此一种铁证,便使《诗经》中所说的国*、民情、风俗、思想,一一都有史料的价值了。
此后、胡适依照《诗经》的文献中,又在他的书中,解释在老子之前的三百年前的人们的生活是痛苦不堪、天下动荡不安。因此在《诗经》中,就充满了忧时与厌世的诗句,诗人之中,又分为乐天安命派、纵欲派与愤世派。最重要的是:此时新的种子已经发生岀来,就形成老子思想了。因为当时的朝*不配有为、所以老子主张无为。尤其是老子对当时的时势愤愤不平,就产生了他的治世的哲学。胡适又说:老子的年龄应该大过孔子的年龄约有二十岁。基于以上原因,因此胡适就认为老子是国学的始袓。胡适说:
“老子观察*治社会的状态,从根本上着想,要求一个根本的解决,遂为中国哲学的始祖。”
冯友兰认为开山始祖是孔子
另外一位国学大师冯友兰先生,他大概是比胡适年轻四岁,他却有不同的推论.他是一位从小接受传统中国文化教育的学子,并且考上了北大哲学系,毕业后赴美就读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回国后、任教于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与西南联大。他于年出版《中国哲学史》一书。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国学,他的书中记载与分析自孔子以后的各家的哲学,此书从孔子的哲学一直到清末的康有为,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他认为孔子才是中国哲学的始祖。在书中他有意或无意的而且巧妙地将老聃与李耳分为两人,并且强调《道德経》一书是战国时期李耳所着,因此孔子早出年到年。所以他在书中说:
就其门人所纪彔者覌之,孔子实有有系统的思想。由斯而言,则在中国哲学史中,孔子实占开山之地位。……以此之故,此哲学史自孔子讲起,盖在孔子以前,无有系统的思想,可以称为哲学也。
陈鼓应在论文认为开山始祖是老子
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客座教授的陈鼓应先生在年《哲学研究》发表一篇论文《老学先于孔学》,在此论文中,他说认为孔子生于公元前年,而老子大约生于公元前年,所以老子比孔子年长20岁左右。在老学先于孔学的论证中,他提出以下三点:
1、孔子问礼于老子
陈鼓应教授举出所有古书中所有的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载,因此在时间上可能不只一次,在地点上可能也不只一处,而且问礼的内容也可能是广泛的。
2、《老子》成书早于《论语》
陈鼓应教授又列举古代的书籍包括《论语》中所用的词句皆是《老子》书中所用的言词。最明显的例子是《论语》宪问篇中讨论的“以德报怨”与“以直报怨”的二句,而在《老子》书中显然是先有“报怨以德”这一句。换言之,就是老子先提出“报怨以德”的话题,后来才有“以直报怨”的《论语》记载的师生讨论的话题。
3、思想线索——老子反对周制,孔子其后维护之
陈鼓应又举出“仁”与“义”的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在春秋时期更为盛行,(如在《左传》中、“仁”字出现44字之多)。所以他说:“当时老子在《道德经》提出的“绝仁弃义”,是针对春秋末年德治主义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而不是孔子先提出“仁义”的概念,老子而后反对之。”
了解这个思想发展趋势后,他断言:敏锐的老子是对当时的朝*进行有系统的批评,而孔子却采取保守态度去维护当朝的周制。
总之、国学的始祖是老子?或者,国学的开山者是孔子?这个问题并不重要。以笔者之见、两者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揉合,在历史各朝代的*策中都已经巧妙地溶合在一起而成为今日世界特别的哲学系统,此哲学系统正是此卄一世纪未来人类的思想指南针。尤其是未来的AI时代,一切工作将由机器人所取代,大部分的人类将无事可作,而且以前的经济与社会管理的理论都不适用于这个新的Al世纪,人类又要重新调整与考虑新的哲学方向,而国学正是可以提供许多有益的建议,可以指导未来人类发展的大方向。
因此有人认为去花时间与精力去研究孰先孰后,不如去讨论未来国学发展的大方向。在国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发表了他的《新理学》概念后,可惜时局动荡,战火纷飞,经过了时代变迁后,无法再继续他的《新理学》的思路,甚为可惜。而后起的新哲学家,只能继续讨论孰先孰后的老话题,可谓浪费笔墨,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