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道德经第十九章讲解
TUhjnbcbe - 2023/4/2 17:46:00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

抛弃聪明智巧,百姓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百姓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非正常得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解析:

本章讲述如何治理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弊病,使民风朴素。是老子指导诸侯们按照“道”的思想治国的一部分。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抛弃聪明智巧,百姓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看着这句话是反对智慧的存在,实际上是李老先生希望抛弃当时各种流派中的言论,提倡“道”家思想、提倡尊崇天地万物,一切按照自然规律来做,这样百姓得到的好处就会增加百倍。战国时代由于处于诸侯纷争时期,是中国各种思想最庞杂、发展最快的时代,提出了各种治国的理念,如墨家、法家、阴阳家、兵家、儒家等等。同时有现在看来不成名的各种思想都出现了,是中国思想家最多的年代。而这些思想家大多提倡的是如何以智巧的方式使这个国家短期内得利、使国家出现外表的强大,可以保卫国家的不被侵略、同时可以去侵略弱小的国家。但外表的强大实际上是想办法增加了苛捐杂税,使国家有钱养*队,而百姓的生活则并没有得到改变。这种做法在当时老子是反对的,他提倡的是“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所以,针对当时的现状,老子提出了弃绝其他思想,以“道”的思想治理天下而富民的主张。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个有点针对儒家思想的话,儒家讲的是仁义,而老子则提出绝弃仁义,复归于“道”,这样家庭中就会重新出现子女孝顺父母、父母对子女慈爱的现象。在第十八章中提出“六亲不和,有孝慈”,慈孝是与不慈孝对比以后出现的,是在不遵守“道”的情况下出现的,所以老子希望回归到“道”的本质,孝顺父母和慈爱子女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常态,成为人们发自内心的需要正常去做的事情,不需要以“仁义”来约束和要求人,成为给与别人看起来合理的表面现象。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如果人都不想用巧诈和非正常的方式得利,人人内心遵循“道”的规律,在这种美好的社会现象面前,人人努力、每个人得到的社会财富差别不大、没有通过非正常手段得到社会财富的现象,大家做到了第八章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那么在这么美好的社会现实面前、人人具有良好品德、遵循“道”的规律的情况下谁还想着通过盗窃的方式得到财富呢?

在老子的心中,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用美好的外衣来包装自己,掩饰存在的最根本问题。用这三种方式包装的情况下显示一切就合情合理了,但是要治理社会,使社会具有良好的风尚,这三点是不够的。那么要统治好百姓,让老百姓的生活、思想具有归属的地方,应该怎么做呢?

李老先生提出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即让百姓保持纯洁、朴素的良好习性,减少百姓的私欲、让百姓习惯于自己所处的现状,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当然这些说法是在满足第三章提到的“实其腹”,让百姓吃饱肚子的情况下去实现。在战国战乱不断的情况下,这是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希望大国照顾小国,小国依附大国,相互之间没有战争,百姓达到了温饱。在这幅美好的画面下,希望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持淳朴的习性、不去想为什么你是诸侯、你是贵族,甘心做自己的事情,内心对家国有良好的认识、对自己所处的社会阶层不能抱改变的想法;要求百姓内心不去想你为什么要穿绫罗绸缎、我穿缝缝补补的粗布衣服,也不要想为什么你是公务员、我是打工的或农民,将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程度,这也与老子十二章提到的“圣人为腹不为目”是相对应的;同时要抛弃理智和仁义这些欺骗百姓、搜刮民财、六合不亲、产生盗贼的假面目,将思想归属于“道”的范畴,以高于一切的“道”家思想来要求自己,去理解天地万物中的规律。做到这三点,那么统治者的统治就是长久的,永远没有忧患。

老子的是理想主义的治国策略,也是需要人们长期追求才能达到的目标,作为古圣人之言,带给了后人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理论依据。但在当时的社会现象下存在一种社会分工相对固化、阶层等级相对严重的思想,减少了人对生活改变的想法。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德经第十九章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