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中讲述诸侯国之间的相处方式的原文为: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pìn),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mǔ),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大者宜为下。
译文:
治理一个很大的国家,要像江海那样安于处在卑下的地方,居于天下雌柔的位置,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于这里。雌柔能以安静宁定战胜雄强,就在于它既能以静制动又安于居下。
所以,大国如能以谦虚卑下对待小国,则必然能取得小国的信任依附;小国若能以对谦虚卑下的态度对待大国,则也能取得大国的信任支持。所以,不管是大国用谦虚卑下取得小国的信任,还是小国用谦虚卑下取得大国的信任,大国无非是想兼并小国,小国无非是有求于大国。这样大国小国都可以达到各自的愿望。特别是大国,更应该谦虚卑下。
解析:
本章讲述诸侯国之间的外交方式,应该用谦虚卑下的态度。老子生活在诸侯们割据的年代,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兼并战争经常发生,而战争所带来的痛苦承担者最终是百姓,面对当时的社会状况,老子提出了以下诸侯国之间的外交策略,为的是减少相互之间的兼并战争,保持和平。本章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谦卑是道家对待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一种态度,就是当时的大国,对待其他小国也应该谦卑,居于天下雌柔的位置,就像江海一样去容纳小国,这样做为小国再当时可以存在。
道家思想讲的是以柔克刚,让自己居于雌柔的位置,就可以以安静、宁定战胜雄强。同时国与国之间也是这样,希望将自己居于雌柔的地位,容纳天下的一切,包容小国的存在,同时自己因保持居下的姿态,周围的小国开始向你聚拢,这是大国就像江海一样,使很多山川河流一样的小国汇入到它的周围。
老子处于战国初期,这时有很多小国处于被兼并的状态,而大国之间的征伐也变得剧烈起来,如何对待这时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是当时的一个主要话题,于是各种主张层出不穷,而老子提出的具体措施如下:
第二部分,这里老子就讲述了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外交策略。当大国自己处于谦卑的姿态,如同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对待小国的时候,小国因大国的低姿态就相信大国,就干脆依附与这个大国,则可以得到这个大国的关照和保护,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其他大国的欺负或小国的干扰。
而同样小国对待大国,以谦虚卑下的姿态,这样大国就信任这个小国,同时也给予小国关照和支持,同样是为了减少其他大国的兼并或其他小国的骚扰,这个小国可以在这个年代相对独立地存在。
而实际上可以简单地做到这一切吗?战国时期是相对讲礼仪时代,大国对待小国表面上很客气、小国对待大国表面上很尊重。但是他们内心各有各的想法:大国时时刻刻等待着机会将自己看顾的小国兼并,因为这个小国离自己最近,甚至就在家门口,按照兔子就吃窝边草、大盗专窃家乡财的理论,到口的肥肉怎么会让别人吃了呢?这个大国时时等待者机会来兼并这个小国。而小国是怕别的大国很快地兼并自己,就寻求一个大国来保护自己,让自己有喘息的机会,当然这个效果也是明白保护自己的大国的想法的,但没办法按照当时的状况只有这么做才是保护自己的最好的临时方案。而效果也是不安心的,在被保护时期,也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国力,希望自己能够抵御外来的侵略。
实际上这种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外交策略是一种苟且,都想着自己的切身利益,也是都心怀*胎,怎么能够真实相对呢?在这种交往中,大国需要时以小国为屏障,用于保护自己的国家安全,同时要求小国为自己的安全付出的成本很高;而小国在受到其他国家的威胁时希望得到大国的帮助以度过危机。
这种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虚情假意地相互对待的关系是可以长久地维持的吗?从事实的发展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哪一个不是在兼并身边的小国而发展成大国的?这让小国怎么相信大国呢?实际上当时的这种外交策略被后世证明是不成功的,而老子也是看到了这种情况,指出大国的谦卑无非是想吞并小国,而小国的谦卑无非是在自己遇到威胁时有求于大国。
这种尔虞我诈的外交策略实际上也是一种不得已的、大国希望降低自己扩张的成本或小国希望残喘苟延的一种临时方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