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想读道德经,看透前三章就明白了五千
TUhjnbcbe - 2024/6/27 1:24:00

安贫乐道、是治愈精神内耗的灵丹妙药

壹毛

01

《道德经》这本书很奇怪。

能看懂的普通人,知道这书不是给自己看的;看不懂的又不知道这书是写给谁看的;应该看而且能看懂的那些人又从来不表态。

笔者为什么会这么说,不是非要卖这个关子,不通过本文三个部分的论述,很难说清楚。

对普通人而言,即便早已不具备阅读古汉语的能力,但是《道德经》真的很好读。

和《庄子》相比,《道德经》里的生僻字很少,主要原因是篇幅也不多,毕竟总共也就五千言。

这短短的五千言,金句频出。

历史上只有一个人主张“柔弱胜刚强”,这个独树一帜而又不可思议的论述,如今火爆全网的非牛顿流体,就是对柔弱胜刚强最有力的诠释。

著名的孔子问道,老子指了指曾经无坚不摧、如今荡然无存的牙齿,又指了指依然健在、灵活自如的舌头,道理不言自明。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没有第二个人能做到用短短五千个字开宗立派、名留青史。想读《道德经》的人,你们有福了。

我们闲话少说,进入主题。

《道德经》八十一章,尽管是后人划分的,但划分的水平极高,且易于我们传播和阅读。

尽管已经近乎确凿无疑的证明《道德经》被后世篡改,但由于后世一直沿用篡改的版本,以讹传讹的文化传统既然形成,我们对此也就不必深究。

更何况,这种传承已经超过了两千年。

沿用误本,也是对文化的传承。文化不同于历史,文化没有正误,只存在解读的不同。

对这个问题做一个简要的说明,是为了方便本文后续的论述,求同存异是探讨一切的基础。

笔者在这里使用的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中国文联出版社()版《道德经》。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02、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可言、只可意会

先说结论:读懂了第一章,就读懂了后面四章、六章、十四章、十五章、十六章、二十章、二十一章、二十五章、三十二章、三十五章、三十九章、四十二章、四十七章和六十二章,共15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首先,第一章是不需要注释的,原因我们慢慢说。

老子是无心开宗立派的,但后世派别之所以产生,无非是源于开创者创造或引入了一个核心的概念。《道德经》和道教的核心就在一个“道”字。

老子开篇就向我们描述道,同时指出了道的不可描述。后世有不少人认为这是故弄玄虚,其实这绝对不是故弄玄虚。

之所以断定不是故弄玄虚,不需要过多举证,从老子的人格就能得出答案。

老子绝对不是沽名钓誉之徒,如果他想扬名立万,或者建功立业,以他的学识,易如反掌。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故弄玄虚是不可想象的。

更何况,《道德经》之所以存世,是尹喜的个人之举,并不是老子的故意为之。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一个决心出走的人,原本什么都不愿意留下,更不会愿意给后世留下争议。

所以,《道德经》第一章,是老子在向我们引入“道”的概念。概念是不需要具象的,也不能具象化,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概念了。

“美”这个概念,自从诞生至今都在反复尝试被定义,结果呢?美至今也没有任何统一的定义,以后也不会有。

我有一言:读《道德经》,要求甚解,更要不求甚解。

道理可以解,道不能解,不能有,也不会有。

我还有一言:这个世界上的问题,往往多过答案。

老子直言不讳道的不可言说和不可定义,后世反而置若罔闻,所以,以后看到任何试图定义“道”的说法,直接无视。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道德经》二十一章,已经十分明确的解释了道的“性状”,翻译过来就是:

道没有固定的实体,恍恍惚惚;恍恍惚惚中却有形象,恍恍惚惚中却有实物。

对于这句怎么看起来都像是病句的官方说法,还是要不求甚解的去解,老子如果能把道描述清楚,在第一章就详细说明了。

之所以在后面多章反复提及,又不知所云,无非是为了强调道的不可定义。

但是有关道的解释,比较公认的是“自然法则”或者“自然规律”,用老子的话说,就是“顺其自然”。

老子在开篇引入“道”,用意是在向我们宣扬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大自然是肉眼可见的,但没有人能描述出大自然的形状,就是这个道理。

道衍生出的“有”和“无”的对立观念,是接下来论证的主体,后续所有的辩证关系,都是在有无基础上的细分。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03、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修身之道、立命之言

先说结论:读懂了第二章,就读懂了后面第七章、八章、十二章、十三章、十九章、二十六章、二十七章、三十三章、三十八章、四十四章、四十六章、四十九章、五十章、五十二章、五十四章、五十五章、五十六章、六十四章、六十七章、六十八章、七十章、七十一章、七十三章、七十六章和八十一章,共26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第二章的原文也是如此直白,直白到无需翻译。如果确有阅读困难的朋友,建议自行查找,笔者隐去是避免本文篇幅过长。

中国古代哲学的朴素辩证法,可以说近乎全部出自《道德经》。

和普通的善恶对立不同,在老子看来,世界绝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美丑、善恶、有无、长短、难易、高下、前后,这些看似矛盾的概念,并不是处在各自的对立面,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转化。

老子最伟大的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孤立存在。这句话的分量很重。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可以想象一下,没有快,还会存在慢吗?没有死,还有生的说法吗?

治世乱世、战争和平、喧嚣沉静、或荣或辱、或败或胜,都是相对存在的。

所以,你获得了荣耀,是因为在别处存在着耻辱,你取得了胜利,是因为别处遭遇了失败。

换句话说,你的荣耀源于他人的耻辱,你的胜利基于他人的失败,所以,荣辱成败都不是值得在意的东西,它们原本存在,只是恰好和你相关而已。

所以老子说:处无为之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如果你有所收获,不要把功劳记在自己头上。不居功,也就不会失去功劳。

说白一点,不拥有,就不会失去(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简而言之,第二章其实主要是针对个体的建议,是修身之道,是立命之言。

老子告诫我们不要执着于是非黑白、善恶得失,不要走极端,要辩证的看,要抛开功利心的看。

要看,但不要索取(处无为之事),所以追名逐利在老子看来是万万不可取的。

这个道理如果能够普及,现在人普遍存在的精神内耗和情感焦虑都会被治愈。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04、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治世之道、无为而治

先说结论:看懂了第三章,也就看懂了后面第五章、九章、十章、十一章、十七章、十八章、二十二章、二十三章、二十四章、二十八章、二十九章、三十章、三十一章、三十四章、三十六章、三十七章、四十章、四十一章、四十三章、四十五章、四十八章、五十一章、五十七章、五十八章、五十九章、六十章、六十一章、六十三章、六十五章、六十六章、六十九章、七十二章、七十四章、七十五章、七十七章、七十八章、七十九章、八十章共计39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回归质朴是一个伟大的想法,许多人认为这是老子在开历史的倒车,有道理,也没有道理。

有道理是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不发展、不进步、不积累财富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

这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马克思说过了,我就不说了。

没有道理是因为:老子时期还不存在所谓的经济,他老人家关心的是人文。

夫唯不争、故无尤

从老子的人文主义角度看,社会安定(民不为盗),人民有吃有穿(实其腹),群体相安无事(民不争),国家不存在战事和纷争(民心不乱),无疑就是最好的状态了。

这种社会是不需要治理的,所以也就不存在治理的说法(为无为、则无不治)。

但是如果真的达到这个地步,是不需要人君(统治者)的,这是一些人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不让民众无知无欲,想方设法得到民众的支持,他们才能敢为也。

我一直都认为,《道德经》是写给统治者的规劝信,所以里面不便公开的信息,才是招致被篡改的主要原因。

关于这个看法,后面会写文章论述的。

看看吧,关于论述“道”的,占了15章;关于修身立命的,占了26章;但是有关写给人君的治世之道的,整整39章。

其实这里漏算了1章,是第五十三章,我不知道这一章该如何分类。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

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这段话只是这一章的结尾,是老子对人君的痛斥。如果算上这一章,有关治世之道的篇幅就占了整整半数。

《道德经》之所以在中国的地位如此之高又不冷不热,原因无非如此。

看懂的普通人知道这书不是给自己看的,看不懂的又不知道这书是写给谁看的,应该看的那些人又装做看不懂。

还是在本文第二章说过的话,作为普通人,我们把《道德经》作为修身立命的指南,读读挺好。

安贫乐道,是治愈精神内耗最好的灵丹妙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
查看完整版本: 想读道德经,看透前三章就明白了五千